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美佳是一位创业七年的女性,非常努力拼搏,常常加班到半夜,对另一半的要求也不放松。但长期这样的生活让她内心十分焦虑和疲惫,一点也感受不到快乐。心事重重的她找到了我,我针对她的情况,开了一剂良药——生命意图测试。通过这个测试,她就像在沙漠里找到了水源,找到了自己内心最渴望的生命状态——自在。于是她调整了工作安排,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一个月后,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那你一定很好奇生命意图测试是什么?
生命意图测试,是探索人生航向的重要工具, 能够探索你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触达你内心最想要抵达的地方。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你心动,更能激发起你的斗志。 它会从工作、关系、精神、身体、成功、失败、能力和环境八个维度来深度挖掘你。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安迪就是那种清晰自己生命意图的人,他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最初看《肖申克的救赎》,我是带着好奇心和窥探欲来看的,看完后,我惊叹地发现它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是因为监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就是监狱;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 有多少人一辈子困在不喜欢的工作里,每天上班都感到身心疲惫;有多少人一辈子困在糟心的情感里,做着彼此的差评师;有多少人一辈子困在早已厌倦的小地方,羡慕地看着别人去闯荡……当感到心灵痛苦,灵魂也不自由,你会怎么办呢?有的人是安迪,积蓄力量准备越狱;有的人是老布,渐渐麻木,渐渐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每一个身在牢笼但心存希望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会陪着你度过生命中无数个黑暗甚至绝望的日子。肖申克监狱里面的囚犯,是现实社会的众生相。要救赎的,不光是肖申克,也是每一个希望泅渡彼岸的你我。
现在,请你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笔,找一个安静的空间、一段独处的时间,时间预计15分钟。当你看到问题时,凭借第一反应,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是什么词语,就记录下来。每个问题回答三个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均可。
表1-1 生命意图表
续表
续表
现在,我们去想象这个词语,是否有一个画面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画面是怎样的?尝试着把场景描绘出来!
我们该怎样运用生命意图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呢?我先来讲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去海边游泳,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只绿海龟,她非常好奇这只海龟,就跟着绿海龟游向大海深处。可是没游多久,女孩就跟不上绿海龟,给跟丢了。第二天,女孩来到海边,再次遇到了绿海龟,这次她使出浑身的力气,依然被绿海龟甩得远远的。说来真是神奇,第三天,女孩又遇见了绿海龟。这次她决定不去追赶,而是沉到水下去看绿海龟到底是怎么划水的。她惊讶地发现,当海水涌向深海方向的时候,绿海龟就会抓紧划水,当海水涌向岸边方向的时候,绿海龟就不划了,索性任由自己漂浮在海面上。那一刻,她恍然大悟,为什么绿海龟可以游那么快,原来它完全不和海水对抗,一直在借助海水的力量啊。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是非常触动的。故事里的海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生命意图,顺着生命意图做事,你会高效愉悦,一点也不觉得累,但如果逆着生命意图而行,那么就会耗费精力,寸步难行。
现在邀请你,把自己生活中的事做个分类。
第一类:顺应生命意图的事,多做,坚持做,每天做。 如果没有,那就去创造,让这类事越来越多。你前进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第二类:逆着生命意图的事,坚决不要做,赶紧停下来 。如果短时间内停不下来,那也要有意识地去减少它的比重,就像在高速路上踩刹车一样,让偏离方向的事越来越少。
第三类:与生命意图无关的事,根据它的功能,自己处理,逐步减少。
做完分类后,你会对自己当下的情况更加清晰,也会更有力量朝着生命意图的方向,专注聚焦,持续精进。
这就是生命意图的魅力,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生命意图。因为一旦你清晰自己的生命意图,就会像一艘火箭,燃烧自己的生命热情,朝着广袤无垠的外太空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