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序
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距离本书第一版出版,已过去五年。五年的时间,放在个体生命经历中来衡量,是个适中的维度:足以发生一些变化,又不至于沧海桑田。

五年前走出地铁去买面包的店铺,已经关掉。一间间店铺倒闭,一间间店铺新开,似乎没有沉淀下什么共享的经验。有时,新店一亮相,我就和朋友打赌这店能撑多久。不是不盼它好,而是这风格、路数,在这位置都倒了几家了,为什么还如此前仆后继。我很想写一本新店铺进阶之路,告诉大家,其实在这地界,真正挣钱的生意,是开装修公司。

每一个行业,每一门手艺,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经验。新人入行,向来不缺乏热情和愿景,却往往疏于思维和方法。对自己即将从事,或已经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思考和自我认识,是取得职业进步的前提。否则,那些盲目装修,激情开业,短短时间便黯然关闭的店铺,就像不经思考的执业之路的隐喻。

本书建立在我个人律师执业经历上,老实说,是我的“偏见”和“自我整理”。我并不确信,这样的思维范式和方法指南,能对读者的执业困惑有所帮助。但在过去五年间,从读者反馈来看,恰恰是对青年律师成长所面临问题的在场性,让本书获得了年轻律师的喜爱,和更长久的阅读生命。读者给了它一个很萌的名字——“小蓝书”。

感谢那些阅读完本书后还写下评论的读者。在网络流量成本高昂的今天,一条用户实评,足够我给自个儿加鸡腿了。

相较于第一版,小蓝书本次再版,新增了两章内容。

其一,新增第六章“奔向冰球所向,而非冰球所在”。这一章,主要关注新技术发展对律师行业带来的变革。当前法律服务市场整体面临“事多钱少”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降本增效”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流实践。但监管规则日益精密,需要处理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加之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变革是两面性的,既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律师的替代性风险;也包括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法律服务市场可能面临的新业务契机。

得益于近些年来一直从事数据合规、公司股权和投融资领域的工作,我和团队成员有机会深度参与到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合规实务中,以项目尽调的“内部视角”,观察人工智能在带来效率革命之时,伴随的安全、隐私、公平等新问题。我将这些观察和思考,在几次访谈中与青年律师们交流,包括未来律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律师是否会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替代,以及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拓展创新业务机会。

其二,新增第七章“选择比努力重要”。这一章,主要讨论业务方向和执业平台的选择问题。刚入行,诉讼和非诉如何选择?专做一类业务好,还是多尝试好?如何应对职业选择中的信息不对称?遇到困顿时有哪些情绪出口?这些问题,实乃老生之常谈。但在我的公众号,这类留言格外多。每一次与在校同学的沙龙讲座交流,大家也非常关心。

于是我想,有必要将这些交流记录补充进本书中。第一版写作时,我是一名授薪律师的视角,本次再版之际,我作为律所高级合伙人,增加了管理团队的视角。两年时间,我完成了从顾问律师到高级合伙人的晋升。重要的不在于标签,这仅是一个Title而已,而在于回到律师执业之路,我的执业进步正是本书所写的思维与方法之“落地执行版”,是对自我总结方法论的验证。

除了这两章内容,修订版在第四章新增第六节“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讲述了我的写作漫游。读书和写作,是我执业进步的两个内驱。读书是向内求的,尽可能读得杂一点、广一点,把功利主义的专业阅读,和浪漫主义的闲适阅读结合起来。写作也是向内求的。我始终认为,写作不是有可能进行深度思考的一种方式,而是唯一方式。将读书和写作作为执业驱动,最大的好处在于这是两项自我活动,可以不依赖于外界、外人而进行。工作年限越长,你越能理解,一件事可以不依赖于他人,自我推动就能前进,是一件多么自在幸福的事。

说、写、做,代表了表达、思考和执行三个层面,各有各的乐趣。表达的乐趣在于交换认知,交换经历;思考的乐趣在于使用头脑,笃定自我;执行的乐趣在于物质收获,行动精进。通过这三个层面,我希望在执业路上保持专业度和温度感。既身手敏捷,也心灵热切,这是我追求的一名理想法律人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这三个路径,构成了我的实务反思,即自我对话、自我思考和自我反观。费孝通在《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中曾讲到写学术反思文章,“我正在试写的学术反思文章其实就是自我讨论或称自我对话,针对我自己过去的学术成果,通过自己的重新思考,实行自我反思。对话增多了,大家放言无忌,可以开创一种学术新风”。

执业十年以来,我看到了法律行业种种生态。有的让人敬佩、赞赏,有的让人触目、唏嘘。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容易以个案,闭眼推测整个行业或群体。如此一来,得出的结论要么是律师精英年入千万,要么是法律掮客群众不满意领导不放心。老实说,法律服务行业确实发展水平不一,不同的地域、行业、客户群体、营商环境,使个体的执业生态各不相同——甚至大有不同——尽管他们的名字都叫律师。想到这点,便觉得自己的律师之路,虽有努力,也离不开幸运。

我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我的家乡云南德宏临近缅北,相较于德宏以开放促发展,不断实现兴边富民,缅甸却是接连不断的战争和内耗。这使得和我同龄的邻国女性,连成为一名小学老师都是奢望。我至今记得,她和我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小学老师。但实情是,她只能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在边境上做些零工,并面临随时被遣返回缅甸的变数。

我幸运地执业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州。2014年我从厦门大学毕业,便来到这座城市。它充满机遇,压力与动力并存。更难得的是,它的历史底蕴和烟火气息,不断提醒你别忘了生活,别只顾着成为一台业务机器。巷子里焦香的煲仔饭、小街里热气腾腾的猪杂粉,路口数十年的糖水铺,让你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最简单直接的快乐。无论业绩如何炫目,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幸运地从学习到工作,一路遇到良师益友。工作这十年,我仍然与本科和研究生时的法学院保持着联系交流。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到厦门大学,陈柏峰教授、周赟教授等多位老师,依旧给我批评和鼓励。他们的治学理念、行为方式,给我很多思考和启发,也让我更为笃定地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获得职业生涯的进步。在我看来,费尽力气,不只为了做成什么事,也为了不想成为什么人。

记得加缪在《孤独与团结》的一篇访谈中讲到:一份报纸,即便是一份下流无耻的报纸,一旦印刷量达到了六十万份,别说冒犯它了,立刻就有人去邀请报社社长共进晚餐了。也许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某种策略,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是否介入,他的任务却恰恰是拒绝这种肮脏的默契。说实话,这个任务并未超乎常人:我们的社会为了使他那些无耻行径得到原谅而提供的些许可怜的好处,扔掉并不难。那些思想独立自由的人依然重要。而欧洲大陆知道,为了它的荣誉,历史强迫他们进行的劳神斗争的出路,一部分便取决于他们拒绝妥协的毅力。

确实如此,也许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某种策略,但对于其中的个体而言,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小蓝书出版那一年,正值我和兔子南的孩子出生。如今,他已能快乐地奔跑踢球,和我玩马里奥与桃花公主的乐高。我的父母和兔子南在家庭生活和孩子陪伴上,承担了比我更多的事务,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却毫无怨言,只有对我的热情鼓励和夸张赞扬。正是家人的支持,我才在繁忙工作之余,有了充足的书写时间,不仅是小蓝书,还包括其他实务书籍、文章、教材。一如既往,我的所有进步,来自对家人的爱。

冯清清
2024年3月24日于广州 mxWN4+ZhAfFpmJfD5pbKPeZVa49eExVlE0YH/xTEEJqvhZM5IKG6LFQt6eMzKy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