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间,春天渐近,实际常常冷得刺骨。在出生地农家小院和许多亲友一一道别,离开那个想离开又想归来的地方,奔赴那个想奔赴又想离去的地方。车窗升起,热闹的春节就渐渐远去,淡淡的失落和温热的憧憬在这个时节交织。后来索性待在静静的工坊,调糊,做型染,弄自己想要的印花布。
传统的印花布以蓝居多,江南的蓝印花布尤其有名,一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以植物蓝草为染料,用黄豆粉和石灰粉做染浆,刻纸为版,滤浆漏印在布上制成。其最早起源的时间已经无可考证。在今天的江苏省南通市,吴元新老师等传承发展的蓝印花布染制技艺正欣欣向荣。
从前,中国没有“草木染”的称谓。“植物染”也是很现代的说法。天然染色按图案工艺,存在着四大“缬”:扎缬、夹缬、蜡缬、灰缬。
型染,正是从前的灰缬,蓝印花布正是灰缬蓝染而成。
型染有两大件:型版和糨糊。功课还没做够,就撸起袖子下手。型版,不过就是在一张厚点儿的纸上挖一些图案镂空,如此而已,我这样想着。找了牛皮纸,买了木工刻刀,自己刻。结果毛乎乎的,虽能用,但效果一言难尽。刮糊的时候就七拱八翘,刮完糊后发现,没办法洗版,牛皮纸版一下水,就茸了。
只好再学习。翻阅了能找到的各种古籍今刊,找到了两种可以上手的方法。第一种是中国常用的桐油纸雕版法,第二种是日本、韩国常用的涩柿纸雕版法。
桐油纸雕版法
当时正好成都有个乐队叫“快乐的孩子爱歌唱”,手绘了乐队的标识,想要做一款有乐队标识的草木蓝染演出服。我就想先用型染的方法打个样。
先设计好图案稿,打印在白纸上;找了厚度满意的牛皮纸作为型版纸基纸,用桐油反复浸透,阴干,这个用的时间会比较长;将白底图案纸粘贴在牛皮纸上,型版纸下面垫上切割垫,进行刻板。
选斜口刻刀,刀刃细尖的那种,好控制方向。出刀要狠,不可犹豫,这是避免图案毛边的一个有效方法。
型版制作工具
刻的图案不大。但是有些部分是完全脱离主体的,让人很是头疼。还得想办法,让游离的图案固定到统一的整体面上。想起台湾省的陈景林先生曾分享过一种方法,叫作“张网补强”,其操作步骤如下:
1.刻好的型版平躺浸泡清水2小时左右,充分吸水后取出。
2.用数张报纸或吸水纸平整对夹,吸干型版表面的水分。
3.平整台面垫数层报纸,型版平放其上。
4.裁剪纱网,尺寸稍大于型版,烫平,平铺在型版上。
5.用松香水稀释油漆,比例3∶1。
6.用手持细喷雾器喷水,让纱网和型版紧密贴合。
7.在纱网上平铺报纸或吸水纸,吸除水分。
8.用羊毛刷在纱网上轻柔涂刷稀释过的油漆,涂满后轻轻提起型版,换上干净报纸。
9.取干净的羊毛刷轻轻拍压型版,使纱网与型版完全贴合,沾除多余油漆。
10.晾半小时左右,用油漆涂背面并吸除多余油漆,转回正面,阴干。
11.在平整的台面上,用多层报纸将型版上下夹住,压上平板,上面放些增加重量的东西。
12.全干后,修掉多余纱网,型版完成。
依葫芦画瓢,感觉就容易许多。初次操作,我不确定油漆是否会堵了纱网,也不确定后期型糊是否过得了网,所以选了60目的纱网。其实纱网要根据图案的形状、型糊的精细程度等进行选择。因为第一次做,经验不足,考虑不到那么周全。
张网和涂漆都算成功,但是基纸选得不理想。张网补强后的型版放在楼上版房阴干,又等了二十几天。
用了以后,效果倒是可以。只是感觉张网补强还弱了些,型版不很耐用。
涩柿纸雕版法
用几张轻薄的和纸,经纬交错,重叠在一起,取毛笔或毛刷蘸了储存两年以上的柿漆(日本称作涩柿汁)涂在纸上,黏合起来,晾干,烟熏,才可以作为型版纸使用。如果要增加牢固性、稳定性和耐用度的话,涩柿纸也需要张纱。这种制作方法,我没试过,只是请人代购过成品。当时因为没有比较,也不识得成色好坏。
有一年去日本,经朋友雪明带领,走了许多路,专门去了一家创立于1912年的染色材料商店,叫作“蓝熊染料株式会社”,据说这里的染色工具和材料都是很好的。果然,买到的涩柿型版纸,看起来就特别好,两百多元一张,小贵,不太舍得用。买回来后,只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当教具使用。
也尝试了机刻PVC(聚氯乙烯)板,耐用,好洗,但雕刻精细图案和完全游离主体的图案时存在问题。
工坊很多年轻人,喜欢玩丝网印。网上买了素坯T恤,定制丝网附带颜料,就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图案穿在身上,高兴得很。我一向认为,草木染要向传统手艺学习,也要向现代科技学习。现代丝网加传统型染糊,或许是个有趣的结合。
型染使用的糨糊很有意思。这个糨糊叫防染糊。其常见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石灰粉和黄豆粉调制,俗称“灰缬”;一种是用糯米粉、米糠、石灰、食盐等调制,俗称“糠缬”。中国常用“灰缬”,日本流行“糠缬”。
“灰缬”防染糊的调制方法
1.将石灰粉和黄豆粉分别过筛,去除粗大颗粒。
2.将筛过的石灰粉和黄豆粉均匀混合,重量比例为5∶5或4∶6。
3.用喷雾水壶逐步加水搅拌至糨糊状,舀起一勺,欲滴未滴的,就刚好。可以借助手动或电动打蛋器搅拌。
“灰缬”的操作流程
1.在白纸上绘制设计图。
2.用复写纸将图案复写在型纸上。
3.选用合适的刻刀在型纸上雕刻图案。刻刀可以购买套装,内含圆口、斜口、平口、弧口等不同类型的刻刀以及打洞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4.调制防染糊;型纸预处理,型纸图案如果面积较大、镂空比例较高,还需用丝网固定。
5.固定布面及型纸,用刮刀刮糊,刮刀与布面呈45度角为佳。
6.刮完防染糊,慢慢提起型版。将上好糊的布料晾挂阴干,不建议暴晒或火烤。
7.及时清洗型版,以便下次使用。
型糊
刮糊
8.浸泡染色,染色时布面不能揉捻折叠,以免防染糊产生冰裂或者脱落,影响染色效果;氧化固色。
9.用常温清水或40℃~50℃温水浸泡固色完成的布料至防染糊适度软化,一边浸泡,一边剥除清洗防染糊。以流水清洗为佳。洗净后晾挂阴干。
“糠缬”防染糊的调制方法
1.细糠过网筛,去除粗大颗粒和杂质。
2.将糯米粉和细糠均匀混合,参考比例为4∶6。
3.加40℃~50℃的温水调成面团状,并做成像甜甜圈的环状小块。
4.冷水入蒸锅,水沸后一个小时左右出锅。
5.将蒸好的米糠圈取出,加入适量石灰水和食盐水,用木棍充分捣碎调匀成糨糊即可。
使用时将防染糊倒入涩柿纸筒,纸筒的前端可以套装不同规格的金属锥管,挤捏纸筒,使防染糊从锥管压出进行描绘,之后进行染色。这种方法特别能够表现线条感。
正好远家设计师小虎设计了一款准备染图案的丝巾。我瞄了一眼那图案,立刻就决定订做丝网。纸型版和丝网特征有些差异。纸型版相对厚,丝网薄;纸型版一般不做边框,丝网有个厚厚的边框;纸型版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张网,丝网自带张好的一体化网纱。事实证明,丝网和草木染结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改变。做出的图案细腻自然,特别适合手工染色的批量化制作。后续丝巾的染色非常顺利。
清洗丝网型版
型染丝麻方巾
又赶上有朋友手绘了一些原创图案,要手工蓝染印在一批帆布包上。我们用型糊染去实现,很稳妥。
得知袁龙老师近年在研究拔染糊,很有心得。就趁着热情,把丝网和拔印也结合上了。草木染的快乐,有时候像是专供给身处其中的人。
在型糊染中绕了一圈,落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似乎又应了那句话,存在即是合理。重要的是如何与自己和解,结合运用,变化革新。生活要向前,变则通,通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