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奥利给”“新阶段,心向往”“新阶段不错子”“太可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冲鸭”……人们纷纷为已经到来的新发展阶段点赞,对美好未来寄予无限憧憬和期盼。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发展阶段之“新”,不仅在于发展之“新”、阶段之“新”,而且在于理念之“新”、格局之“新”,更在于气象之“新”、前景之“新”。对于新发展阶段之“新”,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理解。
“新”就新在实现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强国的大跨越。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我国现代化进程来看,由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面小康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了,中国人民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新的战略指引。
“新”就新在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大跨越。万丈高楼平地起。新中国发展是从“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起步的,可以说当时就是现代化的“小白”,很长时间内是在奋起直追,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时至今日,我国在若干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5G、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特高压输电、民用无人机、高铁等技术当之无愧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我国来说,这个发展阶段利用得好,就能抢占先机;利用得不好,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新”就新在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少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快”的奇迹。1978年至2020年,我国GDP由3679亿元增长到101.6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9%,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率。但同时,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因此,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成为贯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新”就新在实现从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况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跨越。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当时可谓“百废待兴”。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足世界总产量的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要摘掉“穷帽子”,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加快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使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经过长期奋斗,我国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殷实富裕的转变,贫穷落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但内部仍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人群收入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必然要求。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登攀。新发展阶段犹如一座高高耸立的历史航标,回头看是推动社会发展、改变国家面貌的奋斗之路,往前看是谋求人民幸福、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之途。置身于时代大潮奔涌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向着跻身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强国进发。
特别阅读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