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日骨干进军营

马宝玉的6班里还有一位副班长葛振林。

1917年8月,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这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山多田地少,石头是这里的特产,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的艰难。

葛振林7岁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山区缺医少药,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失去母爱的孩子自立早,他从小就学会了上山采野果充饥,帮忙家里割草打柴,还跟着父亲到20多里外的灵山镇驮煤到集镇去卖钱。曲阳县是出石头的地方,因此,从事石头雕刻工艺的匠人比较多。葛振林听乡亲们说,进山背石头,送到石匠铺,要比割草、采山货挣的钱多,于是他便和大人们一起进山背石头。由于年小体弱,难以支撑石头的重压,尽管他使出全身力气,累得头晕眼花,也不及大人背的一半多。没过多久,他又跟着亲戚下了煤窑,当了4年的“煤黑子”。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寇侵占保定,曲阳县喜岭村周围数十里的村庄都被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洗劫殆尽,日寇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很多乡亲都被鬼子杀害,葛振林家里的房屋也被烧毁。

喜峪村与党城乡之间有一片河滩,又平又宽,河套时常干涸。河滩里长着一排白杨树,高大的树冠给河滩罩下一片浓荫,显得格外凉爽。以往,葛振林和小伙伴们每逢去党城赶集,都要在这里歇凉,有时还摔上几跤玩上一会儿。自从鬼子在党城安了据点后,这里便被鬼子霸占了。鬼子常常拿中国老百姓取乐,只要看见从这儿过的小伙子,就强拉过去与他们摔跤,摔赢了就哈哈大笑,若是摔输了就发怒动武。前几天,村里有个叫二牛的小伙子就让一个叫“一撮毛”的鬼子故意找茬儿给打了一顿。

一天,葛振林挑着担子要去党城赶集,父亲知道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怕遇上鬼子在河滩上伤人,便劝葛振林:“从河套上头绕过去。”

“这是咱中国人的地方,我干吗绕着走!”葛振林挑起担子径直朝通往河滩的路上走去。父亲站在院里急得直跺脚。村里有两个伙伴,见葛振林毫无顾忌地朝河滩那里走,也挑着担子跟了上去。

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挂在天上,烤得人们身上热辣辣的。葛振林和伙伴们顶着烈日,挑着担子汗流浃背地来到了河滩口。

“振林哥,鬼子。”一个伙伴警觉地喊了一声。葛振林一看,果然在白杨树下的河滩上躺着两个鬼子兵,走在前面的伙伴有点犹豫了。

“振林哥,咋办?”

“往前走啊!”葛振林抢先一步走在了前面。当他们走近时,一眼就看见那个露着大肚皮、胸窝上长着一撮长毛的鬼子兵。前些天,打伤二牛的就是他。看着这些在中国土地上飞扬跋扈的日本鬼子,葛振林恨得咬牙切齿。“一撮毛”听到有人走过来,一眼瞅见葛振林,便勾了勾食指挑衅地说:“你的过来,有胆量摔跤的干活。”边说边扭动肥胖的身子一跩一跩地走到路边。

小伙伴扯了一扯葛振林的衣角,轻声说:“振林哥,这小子没安好心,别理睬他。”

葛振林似乎没听到伙伴的劝告,“啪”地撂下挑子,把衣服一甩愤愤地说:“摔就摔,怕你咋的?”

葛振林这副架势,倒使那胖鬼子一愣。随后,他像野猪似的扑向葛振林。另一个鬼子叉着腰站在一旁露着一口黄板牙得意地笑着。

葛振林见“一撮毛”猛扑上来,便迅速叉开双腿呈弓字步稳住身子,同时,伸出双手紧紧拽住胖鬼子的裤腰带。胖鬼子龇牙咧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想一下子将葛振林摔倒。葛振林早有防备,沉着应战。他两只脚像两把钢叉似的牢牢扎在沙地里,胖鬼子猛拉了几下,没有撼动葛振林,鬼子又气又恼,脑门上沁出汗珠子。葛振林面对这个恣意杀害和欺侮中国同胞的刽子手,浑身热血直往上涌,怒火在心中燃烧。他两腿一蹬想借胖鬼子来势凶猛的冲力,顺势把他摔倒。不料胖鬼子似乎有些功底,他见葛振林一挪步,便用脑袋死死地顶住葛振林的下巴,使葛振林失去发挥攻势的机会……

“振林哥,摁住他的脑袋!”伙伴连声呼喊着,恨不得上去助一臂之力。

听到伙伴们的呼喊,葛振林意识到必须马上扭转阵势,战胜鬼子,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让鬼子逞凶狂。

突然,葛振林佯装摇晃倒退的样子,胖鬼子以为葛振林招架不住了,心里一阵狂喜,脑袋不由往里一缩,葛振林瞅准时机,两手使劲掐住鬼子的喉咙。同时,抬起右脚对准胖鬼子的小肚子用力一蹬,只听“哎哟”一声,胖鬼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葛振林乘势又跨上一步,抓起鬼子的胳膊一个秋风扫落叶之势,把胖鬼子摔倒在地。

“赢了!赢了!”伙伴们高兴地跑过去,一起抱住葛振林欢跳起来。

胖鬼子气得脸色煞白,眼睛发红,摇摇晃晃地爬了起来,他像发了狂的疯狗一样向葛振林反扑上来。

“振林哥,快走吧,鬼子输红眼啦!”

“捡粪的碰上驴粪蛋,不走了!”葛振林锐气逼人,放开架势。

这一回,“一撮毛”撕开上衣,露出胸前挂着的一只小铜像,这是鬼子兵踏上中国领土之前,日本法西斯发给他们的“护身符”。据说,佩戴上它能逢凶化吉,保佑运势。胖鬼子气急败坏地冲过来,葛振林心想,你装神弄鬼我也不怕。他胆大心细,沉着应战,不到一袋烟的工夫,胖鬼子又被葛振林撂倒在白杨树下啃泥去了。

葛振林朝胖鬼子鄙视一眼,转身掸了身上的尘土,从伙伴手里接过衣服往肩头一搭,挑起担子便朝前走。胖鬼子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端起刺刀追了上去。

“振林哥,刺刀!”伙伴惊叫一声。

葛振林放下担子,抽出扁担迎了上去。“啪”地一下把鬼子的刺刀挑开,顺势一个箭步,又一扁担把刺刀打落在地。几个伙伴也都操起扁担像卫兵一样站在葛振林的身旁。正在这时,河滩上相继来了许多赶集的乡亲,他们闻声跑过来,手握扁担对鬼子大声呼喊:“谁敢撒野就打死他!”

两个鬼子看着葛振林威严的神态和锐利的目光,再看着那一支支长剑似的扁担,担心一旦打起来他们会吃亏,只好夹起尾巴垂头丧气地溜走了。

葛振林怒摔鬼子兵的事很快传遍了各个村庄。乡亲说:“振林这一跤,摔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也给我们老百姓出了一口气!”

从此,葛振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成了村里的抗日骨干。这一年年底,曲阳县城里的鬼子放假休息,趁他们喝酒、逛庙会的机会,葛振林奉命带着几个民兵混进县城,刺探鬼子的兵力和装备分布情况。要探出鬼子的真实情况,就得进入鬼子的营地。而鬼子戒备森严,一般人难以接近营区。葛振林灵机一动,找了一副水桶,挑着两桶水来到鬼子北大营门口。两个站岗的鬼子兵端着刺刀把他拦住:

“你的……什么的干活?”

“我的良民的干活,给太君送水来啦!”

葛振林镇定地回答。

鬼子搜遍了葛振林全身,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这时葛振林从怀里掏出一盒香烟,给鬼子每人点一支,又随手把剩下的香烟塞到鬼子兜里。两个鬼子乐了:“你的良民的有,进去吧。”

进了营门,葛振林故意放慢脚步,四处观察,把敌人的部署、位置、兵力等情况,都记在心里。来到伙房倒完水,葛振林看到伙房后边的马厩里没有岗哨,便悄悄走了过去。

这个马厩非常大,里面拴着几十匹大洋马,个个养得膘肥体壮。马厩里外堆着草料和树枝,旁边是两间大仓库,估计储藏着鬼子的装备和给养。葛振林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乘机把鬼子骑兵队的马匹干掉?于是,他迅速掏出火柴在隐蔽处点燃草垛,然后若无其事地挑起水桶向营门走去。刚出营门口,一股浓烟从马厩里腾起。霎时,烈火熊熊,越烧越旺。接着敌营里哨子声、警笛声、马鸣声、鬼子号叫声响成一片。葛振林拐到墙角,丢下水桶撒腿就跑。此时,马厩火势越烧越旺,不一会儿就梁倒屋倾,烧成一片火海,相连的鬼子营房也火光四起。闻讯前来救火的鬼子和伪军像闯入了火牛阵,个个被烧得焦头烂额,鬼哭狼嚎。

这把火不仅烧死、烧伤了几十匹东洋马,还烧掉了鬼子的一批军用物资,更烧掉了鬼子的锐气。日寇为此大为恐慌,以为八路军渗透到了城内,必须加强防守。由此,日寇还放弃了一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清剿”的计划。

由于葛振林机智勇敢,不久便担任了村民兵队队长。从此之后,他带领民兵炸敌堡、除汉奸,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民兵队长”。

1938年2月,葛振林参加了八路军,他要上抗日战场第一线,真刀真枪地打鬼子。当时,区领导舍不得放他走,几次动员他留下继续领导民兵打鬼子,但谁也拦不住,他说什么也要加入主力部队到前线去。当时在八路军中,大家都知道,努力学习,打仗勇敢的肯定是共产党员。葛振林也想加入共产党,也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交上去,1940年2月被批准入党,之后就当了6班副班长,马宝玉是班长。 DLGfojqKfdcof+6V5GknmIjBzNzh8xjEP3WODyLSJnDEHR/9gTAyBajLERzIBk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