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是一座美丽的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40余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登高远眺,突兀连绵,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涧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狼牙山又是一座英雄的山!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景观就驰名燕赵,被列为当时燕国十景之一。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秦王的壮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透过易水平静而又激昂的历史波涛,仿佛还能听得到古老的歌谣那慷慨悲怆的余音。而在2000多年后的狼牙山,又因八路军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而闻名于世。
狼牙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成为晋察冀根据地第1军分区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道天然屏障,它既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东大门,也是打击日寇的前沿阵地。山上还存放着我军大量武器弹药、粮食等重要物资,一直是敌人进攻的重点目标。
进入抗日战争中期,冀中狼牙山根据地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日本侵略者由于占据着平汉铁路沿线的广大平原地区,妄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根据地就成了日寇西进的最大障碍。因此,从1939年开始,日寇便对狼牙山周围的广大地区实施了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扫荡次数越来越多,兵力也更加集中,为实现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连续制造了田岗、东娄山、菜园等多起惨绝人寰的大惨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田岗惨案。1939年4月,在大龙华战斗中遭到重创的日本鬼子,纠集了神石庄、梁格庄等地的侵华日军,对八路军大龙华战斗指挥机关所在地田岗村进行了野蛮的报复,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田岗惨案”。
1939年8月12日,这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日子,600多名日伪军疯狗一般突然包围了田岗村。清晨,天空阴云密布,全村鸡飞狗跳,哭声一片,鬼子把田岗村500多名老百姓都赶到戏楼前,大人全部倒捆上胳膊,连老人也不放过。
鬼子里三层外三层把全村人围得严严实实,男人和妇女分开关押起来。晚上,鬼子把男人和妇女挨个拉出去审问拷打:
“谁是八路军?谁是干部?八路军都到哪儿去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开口。
第二天上午,日本鬼子把一部分男人捆绑到田岗村西的大沟旁,继续逼问:“谁是干部?谁是八路?说出来的可以免死!”
村民们没有一个怕死的,面对鬼子的逼问,都不搭理,怒目相视。
这时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架起了机枪,向手无寸铁的村民们疯狂扫射,37名无辜百姓当场倒在了血泊之中。接着把村里的妇女们反锁在一间房子里,在房子四周堆满了干柴,浇上汽油,企图把屋里人全部烧死。当火点着以后,人们拼命撞开后窗,逃出火海,幸得生存,但全村600多间房屋及其他财产全部被鬼子烧光。
东娄山“五四”惨案。东娄山村地处定兴、徐水、易县的三县交界地带,是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通向平原地区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娄山村是晋察冀边区最先建立起来的敌后根据地之一,抗日活动十分活跃。这里也是定兴、易县、徐水3个县的党、政、军、群机关所在地。群众工作开展得很好,军民抗战积极性高涨,被称为八路军和党政机关的“堡垒村”。
1941年5月3日晚,东娄山村的青年团员们正连夜排练庆“五四”文艺节目。5月4日拂晓,日寇纠集东罗村等7个据点的鬼子和汉奸1000多人,突然包围了东娄山村。被围在村内的有第1军分区3团侦察连的部分战士和县委机关工作人员。鬼子像疯了的狗一样扑进村子,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日寇在路口用机枪向村中疯狂扫射,被困在村里的我党政军民英勇阻击,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但终因敌众我寡,村庄被鬼子攻破。除第1军分区3团侦察连和县委基干队突围成功外,其余全被困在村内。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见人就杀,连孩子也不放过,使我党政干部和群众遭到重大伤亡,科长以下干部共牺牲40余人,10余人被俘,东娄山村有24名群众牺牲,定兴县委书记于江同志也在此次惨案中壮烈牺牲。
菜园惨案。1942年5月2日,日本鬼子再次对狼牙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上午9时许,日寇将菜园、娄山、于家庄等村的男女老幼1000多人围堵到狼牙山棋盘陀下的花草峪。被围困的人群中有菜园村的党支部书记、区民兵大队队长许连生的妻子魏彩珍,徐水县县长的儿子唐小树等我党政干部的家属。
鬼子开始从人群中逐个拉出逼问:
“八路军的主力和伤员在哪儿?”
“军粮藏在什么地方?”……
村民们将魏彩珍和唐小树围在人群中间,没有一个人吭声。敌人达不到目的,就用刺刀挨个挑,就连吃奶的孩子也不放过。魏彩珍和唐小树等终于被认出来了,拉出场外进行拷打,逼其说出八路军和县区干部的下落。魏彩珍痛骂敌人,宁死不屈,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向魏彩珍连刺7刀,魏当即壮烈牺牲。年幼的唐小树也被刺成重伤。然后,日本鬼子又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大开杀戒,并放火烧村。
这次惨案,仅菜园一个村在花草峪就有30人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100多人被打成重伤,村子被烧成了一片焦土。
淇村“血井”惨案。1943年春,侵华日军开始了对狼牙山地区近100天的大“扫荡”,为对狼牙山“铁壁合围”的惨败伺机进行报复。塘湖、界安、独乐等据点的200多名日伪军,挟持着从几个村抓来的1000余名老百姓,向西步乐村集合,然后再进一步向北淇村一带“扫荡”。
我区大队负责放哨的除奸队队长郭凤仙同志,为了保护群众来不及躲避被敌人抓住。鬼子对郭凤仙进行严刑拷打,百般折磨,逼问八路军和军粮的去向。但郭凤仙宁死不屈,什么都不说。
鬼子拷问郭凤仙:
“八路军哪里去了?粮食藏在什么地方?”
“呸!我不知道!”
“打!狠狠地打!”鬼子气急败坏地吼叫着。
郭凤仙被打得几次晕死过去,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决不向鬼子屈服,使得鬼子毫无办法。与此同时,隐藏在村西山沟里的北淇村200多名群众也被鬼子包围了。中午时分,日本鬼子经过一番策划,然后如野狼一般号叫着,把北淇村老百姓通通赶到井台边上。接着,两个鬼子先把村民刘恒利拽了出来,并推进了三丈多深的水井里,紧跟着就是一块大石头砸下去,鲜血迸出。然后又推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就这样一层人,一层石头,整整推下去八层人,砸了八层石头,被推到井里的老百姓共有33人,连老人、孩子甚至残疾人也没放过,水井变成了血井。至此日本鬼子并不罢休,接着放火烧毁民房140多间。在这次惨案中,北淇村村民遭受了巨大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群众自动捐款,在血井上建起了纪念亭,并刻石碑铭文,以缅怀在抗日战争中死去的人们。
寨头惨案。1943年,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第26师团第11联队,由涞源进犯易县,在寨头村设立据点,来回“扫荡”易县的桥家河、坡仓、良岗一带。
11月3日,寨头村农委会主任崔洛阳等人俘虏了一名日军,当时杏树台村驻有我八路军的一个后勤机关,而这天正好杏树台村的游击组长赵保勋也在寨头村,崔洛阳等人便把这名日军交由赵保勋押送去杏树台村,而赵保勋返回寨头村时于半路上被日本鬼子抓住。
11月5日至8日,日寇实施“大搜捕”报复行动。先后在寨头、杏树台、桥家河等村搜捕到我游击组员和抗日群众110人,其中有7名是八路军伤病员。鬼子将搜捕到的人员全都关押在寨头村,进行严刑拷打,残酷折磨,逼问八路军的去向,粮食藏在哪里和那名被俘日军的下落。折腾了半天,所有被拷问的人没有一个人回答,个个都是怒目而视。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便对我八路军伤员和游击队员家属下了毒手。
野兽般的日寇将一名八路军伤员用指挥刀劈成两半,还将游击组长赵元登的妻子割去鼻子和一个乳房。村长赵协兴的妻子被日本鬼子百般侮辱,然后用烧红的铁丝穿透胳膊绑在大树上。
经过两天的折磨,有几十人致伤致残。11月9日,日本鬼子又在寨头村外挖了8个埋人的大坑。下午,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把抓来的人员捆押到坑前,再次进行审讯。所有人员仍宁死不屈。最后凶残的日本鬼子将被捕人员挨个刺死并推入坑中,其中有一名不足两岁的婴儿也未逃过日本法西斯的屠刀。被抓捕去的110人中,后经群众抢救,只有3人脱险,其余全部惨遭杀害并被坑埋。
抗日战争胜利后,易县人民政府在寨头村东为被日寇残害的八路军伤员和群众修建了纪念亭,告诫后人,要牢记日本侵略者所欠下的一笔笔血债。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又拨专款在寨头村修建了“黄土岭战斗纪念馆”。
侵略者的暴行,在狼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心灵划下了一道道伤口,同时,也种下了一颗颗仇恨的种子。日寇的目的就是要用“暴虐”和“武力”迫使中国及抗日军民“畏服”,放弃抵抗,屈膝投降。然而,血的事实却警醒了中国人民,在日本法西斯的暴行面前,任何软弱、求饶和引颈受戮都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奋起抗争,才能保家卫国。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后面涌起的正是埋葬侵略者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