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后,彭雪枫任红三军团第2师政委,他和师长郭炳生率领部队打土豪分田地,广泛发动群众筹款筹粮,不断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和扩大苏区阵地,以应对敌人更大规模的“围剿”。
1932年春节前夕,红2师接到中革军委的指示,要求他们协同兄弟部队攻打赣州城。
2月3日,除夕的前两天,彭雪枫和师长郭炳生带领部队悄悄进入赣州小南门外的白云山,准备在这里秘密挖掘坑道,挖至城下实施爆破。
2月上旬,彭雪枫部在南门挖坑道,由于地势低、水位高,屡挖屡垮,先后实施3次爆破,均没有将城墙炸开。彭雪枫果断下令:架云梯登城!红2师战士在炮火掩护下,在城墙上搭起一架架云梯。然而,敌军凭借坚城顽抗,一批批战士攻上去,又随着云梯被炸而纷纷落下!攻城被迫停止。
蒋介石也不甘心赣州失守,他急忙电令陈诚火速增援,确保赣州万无一失。
3月7日,部署在双佛岭地区的国民党第11师第62团由杨梅渡强渡章水,从侧后向红2师阵地发动突袭。红2师指战员由于连日来疲劳作战,没有注意背后之敌,一时陷入危境。
彭雪枫看到四下里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国民党军从四面赶来,红2师部队来不及集结就被冲散。他一个箭步跨出指挥所,不远处敌军的子弹在他身旁发出尖厉的声音。他一边匍匐着贴地前行,一边观察部队的准确位置,很快便来到第7团阵地。第7团官兵正猛烈地向敌军开火。团长龙昌汉、政委李志民见彭雪枫赶来,焦急地问:“5团可能已被敌军围困,那边的枪声听着很激烈,咋办?”
彭雪枫果断地说:“我们必须冲进去救5团,马上行动!”
彭雪枫观察了一下地形,说:“分两部分行动,一小部分兵力佯攻以吸引敌人火力;主力从另一个侧面突袭。马上攻击!”
他率领第7团迅猛展开强烈攻势。被围困之中的第5团听见包围圈东北角枪声骤起,便知救兵已到,就势发起猛攻,这一线敌人在第5团、第7团的夹击下,包围圈终于被撕开一道口子。敌人更加疯狂地射过来密集的炮火,企图把第5团、第7团全部压回去。
“轰——轰——”炮弹在彭雪枫身边炸起,尘土飞扬,浓烟滚滚,他很快就摸透了敌人的企图,坚决果断地率领部队冲上了左边的一处高地,对敌人实施反击。国民党军倚仗人多势众,向这两个团发起轮番攻势,妄图一举把他们吃掉。
彭雪枫命令:“节省子弹,敌人冲到近前再狠狠地打,5团掩护,7团准备突围。”
第5团、第7团战士们很快稳定了情绪,在彭雪枫的率领下重振士气,向国民党军发动猛烈攻击,部队快速向白云山一线转移。国民党军依然紧追不放,彭雪枫率部边打边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这时,红军攻城部队主力及时驰援,截断了国民党军的攻击。
彭雪枫顺利把部队带到白云山附近地区休整,为革命保存了力量,避免了第5团被围歼,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赞赏。但是,赣州攻坚战失利是“左”倾教条主义的战略方针所致,33天浴血奋战的红军将士最终不得不忍痛撤围,遭受重大损失!与前3次反“围剿”屡战屡胜的情形相比,彭雪枫更加相信了毛泽东战略战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革命力量的相对弱小与敌军力量的依然强大是不争的事实,向强大的敌军盘踞的城市进攻,是否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彭雪枫困惑着,红军战士困惑着。但是,彭雪枫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党和红军一定会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