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刻钟宣讲

要点

安徽省天长市着眼群众是否有空听、愿意听什么,开展“一刻钟宣讲”,把群众“零星时间”转化为宣讲“黄金时段”,根据群众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到宣讲人员多元化、宣讲对象分众化、宣讲地点便民化、宣讲内容乡土化,以理论宣讲“见缝插针”,实现党委政府“好声音”精准投放,让乡音传党音、党音入民心。

安徽省天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探索开展“一刻钟宣讲”,以百姓视角、群众语言传播党的“好声音”。现已开展“一刻钟宣讲”5300多场次,受益群众超过40万人次。

一是培养“两懂一会”宣讲队伍。以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为标准,在党员干部中遴选一批、在专业技术人才中挑选一批、在乡贤能人中优选一批、在社会组织中筛选一批,打造近百支文明实践志愿宣讲队伍,人数达1000多名。

二是到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讲。将文明实践大讲堂、文化广场、村史馆、农家宅院等串联成线,作为开展“一刻钟宣讲”的活力空间和人气课堂。此外,通过与天长融媒体中心共建平台,利用App直播、新媒体推送等方式,构筑线上线下立体宣讲格局,推动理论宣讲“24小时在线”。

三是做到宣讲对象分众化。利用分散化、碎片化时间,通过讲政策、说故事、戏曲说唱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面向老年人群体,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饭前一刻钟宣讲”;面向未成年人群体,在学校开展“课间一刻钟宣讲”;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群体开展“晨会一刻钟宣讲”;面向普通群众,开展“网格一刻钟宣讲”;面向青年群体,利用短视频等开展“新媒体宣讲”。

四是做到宣讲内容乡土化。以实施《时代新语》百场论坛、孝文化百人宣讲、文明家风百家传承“三百工程”为载体,组织编印《时代新语》《孝行千秋》《家风故事》读本,用于“一刻钟宣讲”,内容既有思想理论,又有移风易俗规定、垃圾分类知识等,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变化”讲清“大道理”。

(安徽省天长市) 6quw/sDM/p3iV0yTTrEcxF4Y5Sao13w6C+zMWT4M3YQjR+oP0gVqXNYIH3CvP2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