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

要点

江苏省海安市围绕解决党的创新理论“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的问题,整合优质宣讲资源,选优配强骨干宣讲团队,30名骨干每人结对50名基层宣讲员,发挥孵化乘数效应,打造群众身边规模化、扎下根的宣讲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科学理论宣讲常态化、有实效。

江苏省海安市整合各方资源,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实施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培养基层宣讲生力军,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是打造青春宣讲队,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与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成立市级理论名师工作室,由5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0多位高校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每月培训名嘴骨干。名嘴骨干班30名成员每人结对50名村居理论宣讲志愿者,全市形成由30×50=1500人的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现已设立6个理论名师工作室和2个百姓名嘴工作室,通过编发百姓宣讲乡土教材、专家当教员、名嘴“听讲”练技能等办法,进行传帮带。对全体宣讲志愿者进行系统管理,颁发不同类型徽章,定期以赛代训,在宣讲形式、宣讲内容、组织保障等方面实施“孵化工程”。

二是线上线下全覆盖,解决“在哪讲”的问题。线上,通过文明实践云平台、手机端,灵活运用短视频、微信群等方式,开设网络课堂、指尖课堂、空中课堂进行理论微直播。线下,实施“火种培育”工程,探索“板凳课堂”“理论微聊会”“姐妹微家”“三人行宣讲”“邻里会”等特色宣讲方式,让理论宣讲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

三是互动式提升能力,解决“怎么讲”的问题。通过观摩学习、示范宣讲、点评互动、集中研讨等形式,定期对理论宣讲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帮助骨干班学员提升宣讲水平,改进宣讲方法。组织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到田头”“村村到、户户暖、冬训送春风”等理论宣讲4000余场次,覆盖全市231个行政村(社区)、860个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点。

(江苏省海安市) fPiLLqepZeLDRSQQEbY8vcyLto7l14lltbYOQqqr2cuwvT9T2bWucI8JJVSsR3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