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怎么做—提高站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知者行之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先要有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深刻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激发强大执行力。
1.坚持全区一盘棋。注重发挥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整合调动全区力量,集合人力物力财力,把文明委成员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各展所长、积极参与,为推动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注入动力。
2.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始终把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握正确方向、把准工作定位,做好总体谋划部署,通过中心主任办公会制度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明确要求党政“一把手”作为所(站)长,真抓实干、抓好落实。
3.深入开展调研督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等4个文件,策划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年行动计划》等5个课题调研,聘请国内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开展10余场督导培训,总结提炼特色经验,指导街镇、社区(村)实施推广,整体提升工作水平。
二、做什么—突出重点,着力在“新”和“实”上求突破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打破宣传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
1.建强三级阵地。坚持按照首都文明实践“四有”要求,全面构建海淀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网络“矩阵”。同时,作为三级体系的有力支撑,我们组建“2+9+N”志愿服务队伍。创新阵地功能、创建“动态阵地”,通过“云实践论坛”“流动实践课堂”“沉浸式实践体验”等方式,增强文明实践阵地的魅力和吸引力。
2.联动区域资源。坚持探索“激活、整合、下沉、共享”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海淀区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在高校、科技展厅、文化景区等100家区域单位设立文明实践基地,在220家链家门店设立“友邻志愿驿站”,探索“区级文明实践联盟”等机制,不断扩大文明实践“朋友圈”。
3.建立实践平台。注重整合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搭建多种实践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单派单”系统与融媒体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三个中心”平台贯通,利用VR虚拟现实、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大数据、智能推送等先进技术,推动“服务+政务+新闻”立体化、全方位服务进万家。
4.构建精神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我们着力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思考谋划,通过在线上阵地推广短视频、“微党课”,科技园区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文化景区“文明行为”宣传等,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惠民等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深受群众欢迎。
5.服从服务大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两新两高”战略等重点工作融合融入、共同推进。坚持围绕大局大事,紧扣社会热点,把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共同研究、统筹推进,让文明实践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的群众动员、“一起过年”的暖心关爱等大局行动中彰显自身价值。
三、谁来做—集结力量,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黏合性
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着力在增强群众黏合性和吸引力上做文章,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1.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区委区政府领导干部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表率,根据“包片”联系机制,全区领导干部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2.广泛动员群众。坚持问需于民,精准对接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实际。通过“社区暖客厅”“城事设计节”等载体,组织开展“简约餐桌、美好生活”“我为群众做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文明实践,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3.壮大志愿队伍。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坚持在“建、管、用”三个环节加强组织引导,因地制宜构建志愿服务圈。组织制定绩效考核“五个纳入”“十一条激励举措”等志愿服务扶持机制,评选礼遇优秀志愿者,探索“时间银行”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行走的理发店”、“永定路上蓝马甲”、全封闭社区暖心守护等志愿服务项目生动诠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大爱情怀。
四、做得好—探索创新,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持续推进并取得新成效,唯有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实践。
1.注重探索创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没有现成的模板,要摸索着前进。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中关村创新精神”,设置“社区议事厅”、10万辆网约车“流动宣传车”、10万辆共享单车文明播报等项目,开展“党史关键词微党课”“百名党员讲故事”等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深入人心。
2.注重聚力成势。坚持利用区域各类宣传载体,凝聚文明实践“创新合伙人”力量,大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正面引导,打造更多富有仪式感的文明实践示范项目,及时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切实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3.注重基层动员。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化覆盖、项目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我们倡导“共建、共治、共享,互信、互助、互爱”的“海淀友邻”理念,发动广大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明实践,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