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探索“志愿+信用”文明实践路径

山东省荣成市委书记 包希安

一、坚持以理论宣讲为先导,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编制了《和风习语》宣讲书目,精心选取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厕所大民生”等50条金句,用群众愿意听、接地气的大白话进行解读,形成25万字的宣讲教材,提升宣讲生动性和吸引力。带着这些活教材,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当好“一号宣讲员”,37名市级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镇(街)、1个村庄(社区)、1家企业,主动走下去宣讲;124个部门、镇(街)负责人,分别到分管行业、属地辖区宣讲,每两个月至少宣讲1次;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百姓名嘴、夕阳红、红领巾等350多支宣讲队伍,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海洋牧场、农村大集等群众身边地区。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万多场次,受益党员干部群众60多万人次,切实增强群众对总书记新思想的理解,并转化为思想认同和自觉行动。2019年荣成开展农村环境“四清”整治,通过深入宣讲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以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要论述,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7个月就自发拆除违建11万处、100万平方米,没有一起信访稳定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彰。

二、坚持以志愿信用为抓手,把社会各界力量发动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按照这个理念,我们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会信用体系,为全市60万本地居民、14.3万外来人口、1.2万家企业,全部建立信用档案,对好人好事、干事创业等150项行为进行加分,对破坏公共环境、不礼让斑马线等570项行为进行扣分,并对积分等级高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贷款免担保、免费乘公交等194项激励,累计惠及20多万人次。荣成市成为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中的2个县级市之一,社会信用指数连续26个月位居全国387个县市首位。

依托信用建设的良好基础,建立“志愿+信用”机制,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赋分,让志愿者既有面子、也得实惠,全市志愿者由一开始不足1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6万人,形成“部门专家团队精准服务、城区专业团队下沉服务、镇村群众自我服务”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平均每月开展活动3000场次、参与10万人次,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主体力量。荣成市推行的“暖心食堂”,为农村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做饭、物资都由志愿者提供,并且组织医院专家以及卫健、民政等部门提供定期坐诊和专业服务,目前已建成363家,覆盖46%的村(居),日均服务1.2万名老人。随着工作推进,我们创新推行“餐前一刻钟”等文明实践场景,利用餐前时间,组织老人看新闻、读报纸、讲政策,将“暖心食堂”从单纯的解决吃饭场所,转化为理论宣讲的基层阵地,老人也从最开始“被动地听”慢慢转变成“主动地讲”,发自肺腑地感恩党委、政府的关怀,坚定不移地永远跟党走,相关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新闻联播》特别报道。未来3年,每年将再建100家左右,覆盖80%以上的村(居)。依托文明实践讲堂、“暖心食堂”、利民社等平台载体,我们策划“红马扎”老党员讲党史、“蒲公英”剧场等一批新品牌新活动,把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人人参与、人人向往的“精神殿堂”。

三、坚持以基金投入为保障,把长久长效动力激发出来

开展志愿服务、实行信用激励,离不开资金保障。在市级层面,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资金,支持基层硬件提升和活动开展,全市22个镇(街)、910个村(居),全部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镇村层面,整合农村群众福利待遇,在每个村设立不少于1万元的文明实践信用基金,总规模达到3000万元,各镇(街)、村(居)每季度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主动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群众,大张旗鼓进行表彰,通过福利变信用奖励,让好人好事有人奖、有人夸。在社会层面,建立“政府设立服务项目、爱心企业冠名赞助、志愿团队具体实施”机制,每年开展“文明实践公益典礼”等活动,发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发动社会认领,2019年以来,已发布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200多个,500多个项目被爱心企业和人士主动认领,募集善款800多万元。

我们感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组织发动能力大幅度提升。过去我们抓重点工作,更多依赖行政推动,现在通过接地气的理论宣讲和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社会参与,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像农村拆违、清洁家园等环境整治任务,70%以上的工作量是由群众志愿者完成,全市有200个村主动取消环卫保洁员,改由村庄志愿者义务担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荣成市村(居)平均每天上阵8500多人,其中志愿者7900多人,占93%。

2.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通过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市镇村三级工作载体,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和信用建设,弘扬正能量,倡树新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扶贫济困、邻里相助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农村不文明行为由10%下降到不足1%,社会矛盾纠纷减少22.8%。

3.群众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策划的文明实践活动,不管是理论宣讲,还是“暖心食堂”等项目,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贴近群众需求,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在山东省群众满意度评价中,2019年荣成市位居各县市区第一,2020年位居第二;在《小康》杂志发布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和“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两个榜单中,荣成市均位居全国第五、山东省第一。 I3pJPFZh61J5jZSfRppL/P0BDTfPgYLHzEiW7XgxtkJ4zU/5OZDETtfAv0pi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