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最喜欢红霞

(崔侠,兰陵县向城镇敬老院院长。山东省敬老孝老模范,临沂市道德模范,大义临沂人,中国好人等。)

我老家就是本地车辋镇的,是顶我父亲的班,从农村到了镇上,在镇政府做打字员。干了几年后,有一天,镇上对我说,崔侠,看你这人脾气怪好,你到民政去吧,去分管残联。说完了,就把办公桌从这屋搬到那屋。

做残联工作,就是为政府分忧。这样,我经常跟着人家下到各村,看到困难的残疾人就帮助。最难忘的一件事儿,是在 1996 年,南楼村有个妇女见义勇为。不知道什么仇恨,一个坏分子,抱着炸药包往学校里跑,导火索嗤嗤地冒着火星,这个妇女正好碰上了,她一下子扑上去,夺过炸药包,拼命往旁边的阳明河跑去,她想把炸药扔进河里,可是路上就爆炸了,轰的一声,这个女人的右胳膊被炸掉了。

事情过去好几年,我作为残联的人去看她,她家里生活很困难,丈夫得了癌症,两个女儿几乎没钱上学。那时候没有见义勇为奖励,也没有大病救助,她想不开了,自杀的心都有。我说嫂子,你一定放宽心,我这不是来看你了么,你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你就是英雄,我会给你往上反映,该争取的争取。我们两个越说越亲,两个人就抱在一块儿哭起来。

我那时才二十多岁,很热心,镇上县里几次跑,把她的事迹整成材料到处送。上边知道了,该奖的奖,该帮的帮,这个家庭就渡过了难关。

我在民政上,做成了一件最大的事儿,就是救活了张桂丽。

那是 2011 年,张桂丽突然到镇上找我,是爷爷领着她来的,进门姑娘就给我跪下了。之前我就知道,她患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因为喘不上气来,脸憋得发紫,从小就这样家里人一看治不好,也就放弃了,基本上算是把她扔了,就跟着八十多岁的爷爷。

她爷爷看着我,说侄女啊,好多人都说你心眼儿好,你发发善心,救救俺孙女吧。

一个大姑娘跪着,她爷爷又哀告,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走都走不动了。

看这爷孙俩真是可怜,我答应了他们,之后就领着张桂丽到了临沂市医院。检查完,医生对我说,没法治了,先天性的。我也没敢告诉姑娘,哄着她说能治好,能治好,但得慢慢地治,要很长的时间。

回来后,我有事儿到县民政局。你说巧不巧,县里人告诉我,省里有个“神华爱心行动”,已经来到咱这里,医生们免费为一到十六岁的孩子做心脏手术。可是,张桂丽已经二十五岁,早就超龄了。但是机会难得,我还是领着她去见了医生。

那位医生五十多岁,是省里有名的心脏专家。他看了看病例,再检查了一下,最后让姑娘出去了。我就问能不能给她做手术,医生说,不能做,一个是超龄了,不在这次活动范围;二是风险太大,很容易出事儿。医生说完,看我怔怔地站在那里不动,问我还有什么要说的,我说您能不能照顾照顾这孩子,她太可怜了……话没说完,我就哭起来,当着医生的面呜呜地哭。

医生却不高兴了,说你这当妈的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就是治了病也治不了命。

可是,我没走,我还是哭,我说大夫,你能不能救救她?医生板着脸不说话,下巴朝门口一扬,就是赶我走了。

回到家里,我越想越觉得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为了这个姑娘,我得耍赖了。到了晚上,我麻利地吃了饭,就去找那个医生,打听到他们在哪里住,我就赶到驻地。到那里一看,人家刚开始吃饭,好像是活动结束了,县里为医生们送行。

我不能进去,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从六点一直等到十点多,终于等到吃完饭,医生们开始陆续地出来,我就站在一边,等那个专家。最后,那个专家有人陪着走出来,我迎向前去,他一看是我,显然是感动了,我说我六点就在这里等着您。他叹口气说,唉,你这当妈的……这样,你回去等通知吧。

医生们回济南了,我就天天等消息,几乎每天都问部门里的人,有没有济南的电话啊,有电话你们立马告诉我。可是,一直没有回音。又过了几天,我又找到当初接待医疗队的人,说你能不能给打个电话问问,可别话说了又不给孩子治了呀!他们说,人家是省里的专家,忙,你这点事儿算什么。我说算什么,一个人的命就是天大的事儿。

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熬了半个多月,突然有一天,济南真的来电话了,让我们过去。

我高兴啊,赶紧骑上车子蹿到姑娘家,一进门却傻眼了,爷孙俩正在家里哭。我一问,姑娘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们回电话,说我们打听了这里的医院,医生说这病根本没希望,最多活几年。那时候也没有合作医疗,做手术要三十多万,他们怎么能负担得起。

该着天无绝人之路,就这时候,那位专家亲自给我打电话,让我立即赶到济南。他说正好医院搞活动,有个德国专家来学术交流,他要亲自做几台手术,这样,其他费用可以全免,但德国专家的费用不能免,要一万元,必须交的,人家是外国人。

可是,这些钱姑娘也拿不出来。我回到家,和女儿商量说,咱们替她交了吧,你还小,目前咱也花不着,再说我每月有工资。我女儿很懂事儿,她说妈,咱这是救人命,我没意见。

我就带上钱,领着姑娘到了济南。临走前我给姑娘的父母打电话,说你们的女儿要动手术,得来个人,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可是他们说,该费的心俺都费了,做什么手术,根本没必要。然后他们又说,(闺女)好了也感谢,不好也感谢。

当时有些熟人对我说,崔侠,你怎么这么憨啊,如果动手术把人动死了,人家会赖着你啊!

可是镇上的同事都支持我,他们说,这钱不能让你出,我们想办法解决。

到了济南就住进医院,就要动手术了,这要患者的亲人签字。说实话,当时我也紧张了,说不出什么心情,既觉得我没有白忙活,姑娘有救了,又觉得生死关口上心里没有底儿,真要是出了意外我怎么办?不敢往下想。

护士让病人家属签字儿,我拿起笔,签我名字的时候,眼泪吧嗒滴在纸上。护士觉得不对,突然很严肃地看着我问,你是她的什么人?我说,我是她妈。一边几个护士看到了,悄悄地说,长得不像呢。

姑娘八点进了手术室,我就坐在外边等着,除了到洗手间,不敢挪窝儿,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她才被推出来。医生让我看清理出的东西,俺亲娘,光那红乎乎的血块子就是一大盆,手术刀从脖子一直割到肚子,但是很成功。

我守在床边,姑娘微微睁开眼,迷迷糊糊地看着我,嘴里轻轻地叫着,妈,又迷糊过去了……

我在床边守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头午,姑娘完全醒过来了。我说,昨天你认错人了,你赶我叫妈。

姑娘说,我没有认错人,你就是我妈。

手术后,姑娘完全康复了,理家做活儿都没问题,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她对我很孝敬,经常来看我,开口就叫我妈,我们就是母女关系。我母亲病了,她说妈你工作太忙了,我来照顾俺奶奶吧,我母亲就是她照顾的。

后来,各镇成立敬老院,让我过来当院长。

兰陵是山东和江苏交界的地方,那时候政策紧,个别老百姓观念落后,怎么着也要生个男孩儿,生下孩子一看又是个女孩儿,或者孩子有残疾,就偷偷地找地方扔掉。有的知道这里有敬老院,也想给孩子找个托付,就趁着黑夜把婴儿遗弃在门口。也有的是人在路边捡到了,不知道该往哪里送,那时福利机构还不完备,也送到这里;远的,还有大车司机从外省捡到孩子送过来的。前前后后咱这里收了几十个婴儿,你说让我怎么办?

看看这些孩子,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可是却被爹娘抛弃了。婴儿包在小被子里,就是一个肉蛋蛋,要吃要喝要人呵护,谁要是看见不管,他就是罪人。虽然我这里是敬老院,但这些孩子我得收下,说不定孩子们就是奔着我来,让我做他们活命的娘。

我三间平房里,全是这样的孩子。我去上户口,他们的身世都成了谜,那就全姓崔吧,名字都是我给他们起的。

有病的孩子,多数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我就得给他们治。崔兰兰,嘴上有个豁儿,我抱着她到临沂做手术。当时她才一岁多,就是不让别人抱,只有我抱她才老实。我就抱着她做手术,做了五个小时,累得我胳膊都伸不直了。

崔小雨,是下小雨的时候有人捡了送来的,是个两性人。我带着她到济南做检查,她有子宫,能生育。医生给她做完手术,知道孩子的经历后,他们都不理解:她亲娘都把她扔了,你却操这么大的心。我想,孩子能站起来,我就不能让她坐着,治好了,她就是个健康的女人,以后就可以做母亲。

这个孩子后来被人领养了,养父母不想孩子再和我有联系,我完全理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能让她受到丝毫伤害。我手机里还有她的照片,当时她才四岁……孩子长得真是漂亮,我想她了,就打开手机看看,亲亲她,她就是我远方的闺女,我永远爱着她。

最让我伤心的,是那个叫崔可的女孩儿。

崔可,是从别的地方转来的孩子,他们一共八个人,大的也有,小的也有,都是弃儿。当时,县里没有相应的机构,孤残儿童没地方去,合适不合适的,大致分到各处寄养,出现了好多问题。上边的人把这些孩子送到这里,对我说,崔侠呀,我们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你能照顾这些孩子。

我也不知道原先是怎么护理的,这些小孩儿,脸上身上又脏又黑,除了牙,其他地方没有白的,还有的皮肤都溃烂了。这时敬老院里已经住进 249 个老人,就几个临时工,再加上这些孩子,我哪能忙乎过来?几天就累得发高烧,高烧不退,幸亏一些身体好的老人站出来,里里外外帮着干,这才顶起来。

崔可来的时候,还不到十四岁,也是严重的心脏病。孩子长得很好看,弯弯的细眉毛,大眼睛,瞳仁又黑又纯,牙齿很整齐很白;孩子的嘴特别甜,总爱围着我,妈妈长,妈妈短,看我的时候总是很亲地仰着脸。她也很有礼貌,敬老院的老人都喜欢这个孩子。

可是,她被心脏病折磨着,稍微一活动,胸口憋闷,嘴唇就会发青,在她十五岁的时候,突然有一次昏倒在地上。

因为我领着张桂丽治好了病,也领着崔可去了济南。医生检查后告诉我,这孩子真的不好治了,整个心脏都有病变。我不灰心,又领着她到了另一家医院,检查完后,我示意了一下医生,然后对崔可说,你到大厅里等着我。

孩子出去了,医生告诉我,手术不能做了,情况很不好。当时我就哭了,我哭不能让孩子看见,我擦干眼泪出来门,崔可就站在那里等着我。

等我走近她,她好像明白了什么,突然抓着我的手,仰着脸看着我说,妈妈,你救救我,我不想死。

我咬住嘴唇点点头,我说咱们先回去,咱再找更好的医院,找更好的医生,一定把你治好!

可是,回来不久,崔可就病情加重,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我的心,真是崩溃了,我感到了无助,感到了无奈,最后,眼巴巴地看着孩子一次次昏迷却救不了她。

我走到院子里,跪下了,我双手伸出,对着天空哭,我说老天爷啊,你发发善心,留孩子一条命吧,你千万别带她走啊,她爹妈不要她了,你可怜可怜她,你让我死,用我换她一条命行不行啊?……

我放了悲声地哭,对着老天哀求,在我背后,敬老院里几百个老人,都跪下了,院子里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大家都伸出双手,一遍一遍地喊着老天爷,满院里都是哭声……(哭了)

……崔可知道自己不行了,她喘着粗气,看着我说,妈妈,我,太想当你的女儿了,可是,我,没有福气……你为我尽力了,你,别再难受……我下辈子,当你的女儿……

说完,她就闭上了眼睛。

……

再说老人吧。

这些老人,都是从各村来的鳏寡孤独,人都很朴实,没有故意找茬儿惹麻烦的,身体好的还帮着我料理各种事情。麻烦的就是,好多人干了一辈子下力的活儿,从老社会过来,遭了不少罪,落下这样那样的毛病,就得给他们看医生。

像马崔蒙老人,九十多岁了,得的是气性肺气肿。那是八月,天气闷热,他突然胸口疼得就不行了,憋得喘不上气来。我赶紧开车送他到医院,大家都认识我,进门就直接进了手术室,医生赶紧给他放气。我在外面等着,医生出来后对我说,没事了,幸亏你送得及时,再晚二十多分钟老头就没命了。

后来,这老人给我编了个快板书,念给大伙儿听。他平时靠拧绳子卖点儿钱,就给我买了一箱奶。我说大爷,我不要,我怎么能要你的东西?老人说,你是我的救命闺女,我感激你,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话说到这分儿上,不收就不好了,后来,我又买了些别的礼物送给他。

我们这里去年才招工,原来就我一个正式的,领着几个临时工。新职工来了,我对他们说,咱们在这里,就得把老人看成自己的长辈,我们就是儿女,绝不能和他们发生冲突,给他们气生,就是他们说错了,做错了,我们也得先忍着,随后再解释。我们做的这份工作,就是为他们养老。

这里有个古老汉,他有两个侄子。老汉家里有四间房,他说,谁养我的老,到时候就给谁。为了那四间房,古老汉已经来敬老院好久了,侄子非要把他接回家,嘴里说得很好。可是过了两个月,老汉又被送回来了,而且病得很厉害,浑身上下都起了疮,看着让人心疼。

我问了医生,医生说用洁尔阴洗最好,回来我就给老人洗,洗完了,再把艾蒿烧成灰抹上。正巧我妹妹来看我,一看老汉光着身子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上下左右地给他洗,给他擦,给他抹药,妹妹当时就哭起来,掉头跑到外边去了。

给老人拾掇完后我出来,妹妹泪眼扑簌地说,姐姐,你太委屈自己了,你怎么干这样的事情?你不难为情吗?

我笑着说,我不害羞,有什么害羞的?我伺候这些老人,我就是他们的闺女,你给咱爹咱娘擦身子会害羞吗?

妹妹不说话了,但还是接受不了。当时,这里还有四十多个瘫痪的老人,都是我给他们洗澡擦身子,我没觉得丢人。

有个王连荣大爷,得了小脑萎缩。我领他去医院,上下楼梯都是我扶着他。这个老人真好,通情达理。他要拍片子,我给他办手续回来,他上台阶的时候一脚踩空,一下子栽到地上,当时头就磕破了。我吓得一下子扑过去,把他拉起来扶着。老人说,他大姐,你别着急,也别害怕,我死不了,就是死了我也不赖你。

医生过来给他包扎,然后住院。住了一周后出院,复查的时候,医生看了好半天的片子,说没看出问题啊。最后才确定,老人就是摔了那一跤,把小脑给摔好了,血管摔通了。老人出了医院高兴地对我说,他大姐,还真管(行)来,不堵啦!

杨振庆老人,九十多岁了,战争年代参军,被炮弹震聋了耳朵,一辈子就是一个人过。那年秋天,他跟我说要去赶集,到集上买点东西。集市离敬老院不远,只有三华里,我正好急着要到上边办事儿,就大声说路上注意安全,你耳朵不好使,过马路一定要前后都看看。我连说带比画,他很明白,说你放心,赶完集我就回来。

可是,等我下午回到敬老院,却没见到老人。我立即给他侄子打电话,他侄子说没见他回来。我一听头皮就发麻了,坏了,老人会不会出意外?我马上开车去找他,可是到哪里找啊,我在周边的村子里一直找到小半夜,没找到。

第二天接着找,这一找就是两天,还是不见老人的踪影。他本家有人开始说些不好听的了,说你敬老院不负责任,老人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怎么怎么,你们要赔偿人命。我也顾不得接他们的话了,我想,老人战争年代负过伤,除了耳聋也没有别的毛病,老天不会亏待这样的老革命、老英雄。我组织了一些人,我家里的人也出来了,大家分头找。我做了寻人启事,县里电视台反复地播放。

可是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我真是急得要撞墙了。累得实在不行了,就让女儿和我一块儿找,做着伴儿到玉米地里找,从白天找到晚上。

正是初秋,棒子快要掰了,我们娘俩牵着手在玉米地里钻,走走,看看,听听。天黑了,玉米地里更黑,风吹得玉米叶子刷拉刷拉地响。我女儿本来就害怕,走着走着,突然从里面蹿出一个人,手里拿着棍子,大声喝道干什么的?吓得我女儿嗷的一声哭起来。我说我们是找人的,你看没看见有个流浪的老汉?那个人没有回答,看看我们,放下棍子说,我还以为你们是偷棒子的。

那天,我们找到夜里十一点多,太疲劳,太疲劳了,回到家还没进门,电话突然响起来,是南桥镇开饭店的一个人打来的,他说看见电视里播出的那个老人了,就坐在南桥的桥头上。我说你快把他领到屋里,我这就赶过去!

我立即开车赶到南桥镇的桥头,却只有打电话的那个人在饭店等我,他说来吃饭的客人不少,自己忙得没注意,老人又走了。我和女儿只好顺着大路往北找,一个村、一个村地打听,当我们找到第四个村,突然看见村口的草垛旁站起一个人,再走几步看仔细,当时我就哭了,我说杨大爷,你怎么在这里啊?你是怎么到了这里的?你让我们都……

老汉说,闺女,我错了。

回到敬老院后,我才知道,老人在赶集路上,突然想回家看看,他家离敬老院也不远。走到半路上,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就问人家到杨桥怎么走,他家在杨桥。可是那人听错了,听成了南桥,而且还是个热心人,他说大爷你上车吧,我带上你。

就这样到了南桥,小伙子把他放下,老人当然不知道怎么走了,这么走,那么走,迷路了。这十几天,老人就在外边靠着草垛睡,饿了,到人家饭店里要点儿吃,有时候没得吃,就是捡垃圾。

我很后悔,是我大意了,我嘱咐得不够。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让他自己出去了,他要回家,我就开车送他,让他看看接着拉回来。老人也想在家里住几天,见见村里的人,可他本家说没地方住。人老了,寂寞啊。

来找麻烦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但很少。敬老院里有个老人,女的,是个哑巴。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过,本家根本不管她,是兄弟把她送到这里来的。安顿下老人后,她兄弟交给我五百块钱,他说大妹妹,论说我应该照顾她,可是我也得了重病,只好拜托你了。这钱,是俺哑巴姐姐的养老金,给谁我也不放心,就在你这里给她存着,需要时你给她花。

过了几年,哑巴老人去世了,她丈夫的本家找到我,要存钱卡,我把卡给了他。很快,他回来质问我,上两年的钱哪里去了,为什么卡上没有。我说我怎么知道。好家伙,随后他就带了几个人,要看原始录像。我笑笑说,没必要,你可以到银行去查,存钱提钱都很清楚。他就到银行查了,没有提钱的记录。

后来,他过来给我道歉,说当时家里七嘴八舌,自己就怀疑起来了,很对不住我。我说弄清楚了就好,我不生气。

在这里,老人有点儿钱,都让我给存,有的五十元也让我存。我都是当着几个人的面收钱,当面点清,然后写下收条,让大家按上手印。

还有一个老人,也是个哑巴,是本家把他送来的。那年这里发大水,老人非要回家看看。从家里回来后,他就伸出三个指头啊啊地喊,眼睛瞪得通红,瞪着瞪着就哭。

原来,老汉还有三万块钱在家里藏着,回去取的时候,发现钱不见了。他问本家,本家说没看到,肯定让大水冲跑了。老人当然不信,在这里哭完了,就像疯了一样,又跺脚,又喊叫,嗓子都变了腔。更让人为难的,十个哑巴九个聋,谁也没法劝他,他根本听不见。

我赶紧去县里,找来聋哑学校的老师,我劝,老师就比画。我说钱没了不要紧,咱养你的老,你在这里吃穿住都不用花钱,不要生气了,生气对身体不好。总算劝好了。

过了些日子,弄不明白老汉怎么知道的,村里要拆他的房子,这下他可着急了,非要回家看看。我不放心,正好这里还有个老人,和他一个村,我就让老人用自行车驮着他回去,看看再回来。

到了下午,这个老人自己骑车回来了,他对我说,哑巴老人非要在家住两天,怎么说也不行,很固执,住两天就住两天吧,你放心,到时候我再回村把他带回来。

可是,谁也没想到,哑巴老人怕拆他的房子,想不开,当天晚上自己就在屋里上了吊,谁也不知道,又是夏天,身体很快就……

他本家来了个先告状,反咬我们一口,说肯定敬老院对老人不好才寻死上吊的。几个人来闹,提着录音机要录音。这里的老人们都很气愤,围着这个人数落他,他也知道理亏,但还是耍赖,拉走老人东西的时候,连我们的彩电都搬到车上。

还有个人,姓魏(化名),从前在内蒙古混,吊儿郎当不正干,回到老家,还是不着调儿,独自一人花天酒地,这样的人,哪个女人会跟他?有次出门被车撞了腰,瘫痪了。别人把他送到家,可本家的人不收留,就送到我这里来。这个人当时不到五十岁,我给他洗,给他涮,细心伺候他。

慢慢地,他也能动了,我到他房间里查看,看看里外没有人,他突然眨巴着眼看着我,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我不能骂,我找到他村里的书记,书记把他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来他就不敢了。我对他,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

后来,他们那里也建了敬老院,还有康复设备,他要转到自己镇上。临走,他很认真地对我说,大妹妹,对不起,你对我照顾得很好,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我说,你到那里做康复,对病情有利,你什么时候愿意回来,那就再回来。

老人之间也经常有吵架的,年纪大了,八十多岁的一大帮,脾气古怪,发邪,为了一句话,为了一张牌,因为下棋输赢,都会争起来,嗷嗷地吵,谁也不让谁。我呢,就两头抹乎,悄悄地对他说,你没看,他糊涂,你脑子多好使,咱不和他较真儿;然后再对另一个说,你是明白人,你和他较真干什么?较真咱还生气,生气对身体影响不好,犯不上。老人就是老小孩儿,有时候还真有意思。这些事儿,太多了,说不完,说多了我也觉得累,不说了吧。

我,就是忙啊,敬老院里人这么多,现在又要求机关干部扶贫,责任落实到人。我的编制在镇上,也包了四户。我得定期走访,帮他们解决困难,承包了你就得真心实意,帮他们脱贫。有一户人家,男的生病去世,留下三个孩子,我帮持着他们上学,现在,大孩子在上海读大学了,学的是汽车修理。我经常给他发微信,说你如果有困难,克服不了,一定告诉我。

……这里一大摊子事儿,外头四户家庭,怎么说也是分心。再加上这疫情闹的,现在是五月了,从过年起我就没敢离开这里。腊月廿九我回了趟家,看看俺娘,就再也没有回去。

母亲和我一个属相,都属猴,她比我大两旬,八十多岁了。我回到家里,看着俺娘又老了很多,我这当闺女的,对她没尽多少孝,心里就觉得愧疚。我说娘,我给你梳梳头吧。

当娘的明白闺女的心意,知道我干的这事儿不容易,她看看我,微笑着说走吧,忙成这个样儿还回来献殷勤,快走快走。我好不容易回趟家,每次待不上半天,娘就这样撵我,可是,我不回去她就想我,对着俺弟弟俺妹妹老是念叨。

我的家庭……不说了吧。(微笑)

那就简单地说吧,我离婚了,四十岁时我和他离了婚。原因……我实在太忙了,敬老院里几百个老人,还有几十个孩子,里里外外我一个人,回到家里身心疲惫。我说,咱们有个女儿就行了,如果再带孩子,敬老院怎么办?

他在别的镇工作,平时我们各忙各的。有一天他回来了,很平静地说咱们离婚吧。他提出来了,我很难过,我说咱们成家不容易,不看我们的感情也要看看孩子,女儿都懂事儿了。他说我的心思你也知道,咱们好聚好散。

我婆婆和我母亲很好,她坚决不同意,老人又伤心又气愤,骂她儿。我大伯哥对我也很好,知道这事儿后,三番五次找他弟弟发脾气。可是,他已经铁了心了。后来,那个姑娘还找到我,嫌我还不快离。我一看都这样了,拖下去也没意思,那就和平离婚吧。

我弟弟在上海做水果生意,知道后立马赶回来,握着拳头就要问问他。我说你要敢动他一指头,我饶不了你!我弟弟从小怵我,也听我的,也就没怎么着。就这样,我领着女儿过。他再婚,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又生了个女儿。直到现在,婆婆和我母亲的关系没有断,大伯哥对我们娘俩儿一直很照顾,有事儿他们都惦记着我。

前些年乡镇合并,他又调到我们镇上。在一个院子里进进出出,我们碰了面,也搭腔说话,不是夫妻了,还是同事啊。我这个人,从小就不会记仇,不会记恨。

女儿大了,我说你要去看看你爸爸。女儿生气地说,我不去,他把我们娘俩儿抛弃了。我说孩子,不能这么说,谁把谁抛弃了?也可能咱们把他抛弃了,当初我也有责任,不能光怪他。再说,你爸爸对你很好,你是他的女儿,这是割不断的血缘,亲情不能忘。

我这么一说,女儿不吱声了。我知道,如果不这样教育,让她产生对父亲的恨,其实是害了女儿,她心里就会缺失父爱,情绪就会偏执,大了会影响她的人生。

过父亲节,我让女儿去看她爸爸,而且必须买上礼品。我女儿赌气,怎么说也不去。我说你要是不去,我就让某某替你去了,某某是她的同学。女儿寻思了半天,撅着嘴,还是拎着礼品去了。就这样,逢年过节,我都让女儿到她爸爸那里去。

去年,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媳妇生病了,在上海住院。我说,你要好好给她治疗,尽上心,你把俺娘俩儿扔下了,你犯了一次错,现在你不能再犯错了,你要担当,孩子不能没有妈!需要我做什么,你说。他在那边不吱声。

我们是个和睦的家庭,老的少的很亲,很融洽。我弟弟做生意,一年多了能挣五六十万,你说怪不怪,都让我给存着,让我存着我弟妹还很乐意。弟妹跟我说,大姐,俺愿意把钱存在你这里,存在你这里俺心里觉得热乎,钱你随便花,无论是敬老院,还是你自己。我说我哪里花得着!没别的,他们就是对我亲。因为我从小拉巴俺弟弟,我对他的好他记着了。我珍惜这份亲情,我把他们的钱,一笔一笔都记在本子上,分文不动。

我们家,早年真是不容易。父亲在县食品公司工作,我们在农村,父亲是个热心人,星期天回到家,谁家有忙他都帮。在我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得了绝症去世了。家里我最大,下边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才两三岁。

我们家的天塌了,只有母亲拖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邻居们都同情我们,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夏天发大水,把我们家的房子冲坏了,村里人都来帮我们盖房子。盖房要用石灰,先得把石灰用水冲开,俺娘看着屋架子,有人就从家里搬来水泵。俺一个大爷,那么大年纪了,挑起两个大水筲,来来回回地担水。抹墙需要黄泥,黄泥里要掺上麦糠,他们就挽起裤腿子,赤脚在泥里反复地踹。天很热,所有的人都浑身是汗,可是没有人说累。我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子,凡是重活儿,叔叔大爷决不让我插手。我那时就想,我不能忘了这份恩情,长大了,我一定帮助困难的人,我也教育弟弟妹妹这样做,他们对邻居都很好。

我小名叫红霞,上学的时候叫崔霞;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红霞,早晨起来,只要天边出来红霞,我都站在那里看半天,看得着迷。没想到办身份证的时候,那个人粗心,也可能图省事儿,给我写成大侠的侠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个耍刀弄棒的人。(开心地笑起来)

侧记:

兰陵县向阳镇敬老院,围墙内三座楼,很大很平坦的院子里,到处是花草树木。几个老汉坐在楼下打扑克,身旁放着各自的玻璃杯。一位老汉独坐一边,脚前一个暗红塑料壳的收音机,天线拉开,正在播放京剧,老汉眼睛微微眯着,右手食指弯起来,在腿上点着节奏。

崔侠穿着可体的玫瑰红上衣,黑裤子,黑皮鞋。她五十多岁,微胖的脸,黑亮的齐耳短发,皮肤白皙,端庄美丽,笑起来眼睛闪光,眼角甜蜜地翘起。这样和善的人,天生就该当敬老院的院长。

聊完,我们跟着崔侠到楼后边看他们的菜园。崔侠说,从前这里是一片山脚地,都是烂石渣。她来到这里后,心想经费不足,正好可以开荒。她领着一群老人,把石头一筐一筐拣出来,断断续续忙了一两年,终于平整出十多亩地。他们种上蔬菜,还建起温室大棚。养了近百头猪,并养鸡、养鸭,很好地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

眼前的菜园里,豆棚瓜架,满眼翠绿,几个老人戴着斗笠正在锄草。另几位老人在灌园,清凌凌的水从很长的帆布管子里流出来,流进一畦芹菜地。 WbxQu6eog+my+TIVJ1Iy1udUG4V5Lq/GLn3qU186TibZhpfZNlxhw/ftK6G7ji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