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展开

科学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它所依赖的时代背景与经济发展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处于19世纪,这一时期正处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的浪潮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付出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物质报偿和自由发展机会。无产阶级期待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他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回应工人运动的需求、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畅想未来社会发展的状态,提出并不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有发达的生产力,必须有经济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这也必然内在地要求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就是共同富裕思想出场的逻辑必然,它建立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进程中,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内在地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是围绕着三者的理论建构而逐步呈现和展开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呈现并展开于其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中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其逻辑建构的基础就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揭露之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剥削。” 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那么,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不平等,那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消灭私有制,从而实现公有制下剩余价值的共同享有,换言之,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批判资产阶级、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归根到底就是要打破资产阶级所主导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取代这样存在着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状况的必然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享有发展的成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得到尊重。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批判中生发出来的,这也是其产生的现实必然逻辑。

二、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呈现并展开于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畅想中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美好设计与憧憬,科学地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崭新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畅想的未来社会,“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占有了发展的全部财富,并将社会生产所创造的财富用于人的发展。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建立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由人民共同享有财富,并合理地分配财富,从而满足人的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发展需要。他们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正是在对未来社会的这种科学预测中逐步展开的。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思想就是这样必然地蕴含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之中。

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呈现并展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注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一切形而上学,建构在实践基础之上,确立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需要与人的实践结合起来,某种意义上说,“人的需要的谋取、满足过程就是人的实践过程,具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探究的是人民参与的社会发展规律,将人民视作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那么人民如何推动社会变革,这就需要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通过物质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时也就必然要求人民能够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创造财富,共同享有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性和革命性。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满足更多的人的需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印证也正需要人在实践中创造财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人只有在实践中、在推动共同富裕中才能更好地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sBhem2JTwx1xUzCOm4IOGDfSq/HZsSxs/GHbn4ii8GZd3/Qk8QhNTGgc8ouB1b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