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丰富的理论体系,其中就包括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地阐述了自己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也是一个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社会。其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能够预防贫困的普遍化。其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政党应该自觉主动承担起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历史使命,也就是强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区分,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在这五种社会形态中,只有原始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但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非人的主动选择,而是自然历史过程。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其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是无产阶级的理论自觉和有意识的行动的结果。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有可能。这些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都有涉及。可以说,共同富裕思想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逻辑展开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其价值追求、本质特征、实现方式等方面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