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为政者的立命与修身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古往今来,凡在功业道德文章等方面有所成就者,无一例外都格外注重自身品格操守的修养,并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治理国家更是如此,无论是兴国安邦正百官,还是稳社固稷泽百姓,都需要统治者具有高尚的德行。回顾世界上诸多曾经不可一世帝国或王朝的崩溃与覆灭,往往伴随着执政者的道德沦丧、腐败盛行、脱离群众与民心尽失。在传统的儒家视域中,对修齐治平或者内圣外王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政治进路,就是最初由修身为本层层推进,渐次至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由内而外不断扩展的“同心圆”秩序,展现了古代圣贤的国家治理理念和智慧,即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是治国理政过程中不容置疑的圭臬。

领导干部的修为操守,不仅直接关乎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同样也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青年干部是国家治理的后备力量,青年干部培养更是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兴衰成败。时移世易,如今中国早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都更加需要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当前 70 后、80 后日渐成为领导班子的骨干成员,90 后、00 后等青年干部正在加速成长,干部队伍不仅进一步凸显年轻化趋势,并且随着教育的推进,在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思想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青年干部由于缺少社会的历练以及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在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因此,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就成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青年干部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能够时时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来要求自己,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在不断自我改造、自我提升中率先垂范身为先,才能够在政治生涯中真正成为一个“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合格的为政者,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原因所在。 7l3pEW3x2LrVsiq3HsVsGt0KK+CA4lXtajYQVA3hM8Ed8sv0aYq+lcuk/3KiQp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