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与西方国家历经200余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发展的“串联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则要在几十年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叠加甚至同步的“并联式”发展。与这一要求相比,就现阶段而言,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四化“并联式”发展的短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农业农村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其中,脱贫地区是艰中之艰,脱贫人口是重中之重。为此,党的二十大谋划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和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年底,这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贫困县的整体面貌更是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县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西部地区脱贫县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县,尽管已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自然生态基础条件仍然比较差,历史欠账多、包袱重,内生发展能力不够强大,仍然是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为此,在我国“三农”工作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全面转移的背景下,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掉队并赶上来,党中央决定对脱贫地区设立5年过渡期政策,并部署“按照应减尽减原则,在西部地区处于边远或高海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区域发展能力”。

2021年8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公布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简称“160县”)名单。这160个县是由中央统筹、西部10个省区市负总责,综合考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统筹考虑脱贫摘帽时序、返贫风险等因素确定的。初步测算,160县行政区域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9.4%和3.2%,有152个县为原深度贫困县,145个县具有地质灾害高发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老区和边境区等特殊的属性,而且经济财政基础底子薄,内生发展的发展能力薄弱。2020年,160县人均GDP和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分别为全国同期水平的38.8%和17.3%,分别为西部10省区市同期水平的49.9%和24.2%,财政自给能力平均值为9.0%,仅为西部10省区市平均水平33.3%的27.0%。为加大国家对160县的支持力度,相关部委出台《关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并调整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机制予以配合,旨在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加快补短板促发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势头更可持续。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做好过渡期内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的安排,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国家乡村振兴局将160县作为两大工作重点区域之一,并协同有关部门和县域着力推动编制国家、省、县三级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推进科技特派团选派和组团式帮扶工作等。但是,社会上对于160县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许多人来说,160县重点帮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160县的困难、美好前景及意义,营造心往一处想的社会动员氛围,塑造劲往一处使的社会帮扶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数十位师生数月的共同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完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图景——数说160县》一书的编写。这是一本国情教育普及读本,全书力图用简洁的文字配以丰富的统计数据、生动的统计图表和鲜活的图片,娓娓地向读者推介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160县,述说她们的基本画像、脱贫后新貌和发展优势特色。书中县域概况部分涉及行政区划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写的《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耕地面积数据来源各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形公报,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社会经济福祉变化部分数据和发展优势特色部分文字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写的《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写的《中国县城建设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县级主要领导访谈报道,发展优势特色的图片取自各县域政府网站。

本书既可以作为从事乡村振兴尤其是重点帮扶县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手册,也可以作为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力量及广大干部群众了解160县县情民情的科普读本,还可以作为厚植家国情怀和培养担当责任的国情教育辅导用书。 x7jbLrE8ogX3AHkUYtfgeA0dz7GbnamAgT1eKdUjGGym5yCzc5USERWM2rC+Bg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