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广西长期以来脱贫攻坚的现实困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地区更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2020年年底,广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现行标准下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广西共有20个市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分别是马山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靖西市、昭平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忻城县和天等县。
从初步统计看,这20个县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动力不足,2020年人均GDP、财政自给率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1/8和70%。同时,20个县全部为少数民族县和最后两年摘帽的国家深度贫困县,有19个县同时是革命老区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有两个边境县,自然环境和脱贫基础相对脆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压力沉重,夯实发展基础、提升人口综合素质和经济内生发展能力的任务繁杂。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期间广西将以巩固、拓展、衔接为基本逻辑,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要求下,20个县正在立足现实,对标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全面落实“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基本定位和“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的总要求,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并组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