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实现目标、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进行了深刻阐释。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共同富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更为丰富深刻,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关于什么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可以看出,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而是全面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走“五位一体”整体性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即经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社会建设提供必备条件、生态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具体而言,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足。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既做显功、又做潜功,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动能转换强势突破,区域城乡协调共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经济发展步入转型蝶变的快车道,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共同富裕实践案例。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方面,潍坊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济南长清马套村的文农旅融合值得借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引领方面,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菏泽实践、在产业强市战略下推进共同富裕的枣庄道路很有特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中郝峪模式、打造乡村共同体的代村经验是典型代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方面,“慢主义”融合“黄河情”打造理想生活地的蓑衣樊村模式、东营垦利区黄河口大保护的“绿色生态实践”是模范案例;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共同富裕方面,村级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莱西经验、党建全域化引领乡村振兴的诸城探索是经典范式。

2022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现在,山东省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山东省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梳理山东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和经验探索,同时与国内先进省份进行共同富裕的比较分析,找出山东省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势和短板,厘清山东省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开拓方向,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探索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山东路径”。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山东实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和首席专家

2022年11月 iyZWsdRA+SK2zMj14GvNKDa0iPsbO7kQGW5sfgvcto1zVh3/rdLJdFQertS1Ni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