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价值主体

价值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生成的前提,因此,价值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价值主体的含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价值主体,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系统中价值客体以其功能满足其成长成才需要的单个的对象,即大学生个体。大学生个体作为价值主体,其需要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价值实现的质量。如何引导大学生个体产生正确的、科学的、高层次的需要,是研究个体价值首要的前提。对此,首先得了解新时代的大学生个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才能通过合适的教育引导,激发需要产生的内生动力,配合价值客体功能的发挥,生成和实现高质量的个体价值。

进入新时代,一是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要求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未来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个体,他们成长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与国家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进入新阶段,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当前党和国家对一流人才、优秀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紧迫,尤其是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人才稀缺,对优秀大学生个体的需要尤为迫切。因此对大学生个体的原始创新能力要求就非常高,所以新时代大学生个体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这样未来才能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尖端科技领域具有竞争力,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环境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个体成长在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社会层面一些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和自媒体发达,社会上一些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都近距离地、无形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体;海量的信息容易让大学生个体迷失其中,分不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哪些是对自己无用的,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收获甚微,部分个体还会陷入“信息茧房”;国外一些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也冲击着大学生个体,影响着大学生个体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些都是进入新时代新阶段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教育对象的问题。

三是新时代大学生个体思想特点鲜明,但分化也较为明显。新时代大学生个体主流都是积极向上的,有鲜明的特点,体现在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信念,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创新欲望强烈;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期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优秀人才。这也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充分展现,在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中,90后、00后就有1.2万人,占了整个队伍的将近1/3,他们已经成为这场战“疫”的主力军。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天问一号整个研发队伍平均年龄在35岁上下,都是硕士、博士,飞控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有成员生于1998年,他们都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年轻人。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个体中部分人的状况也确实令人担忧,这部分个体缺乏学习动力,沉迷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对当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不珍惜。2020年1月的《人民日报》报道,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可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考虑到价值主体大学生个体的思想特点及其差异性,这样才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且尽可能实现高层次的个体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价值主体的需要

价值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生成的前提,所以研究大学生个体的需要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和实现的重要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个体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大学生个体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质量也越来越高。

(一)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需要

一方面,个体的成长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的保驾护航,“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并存,青年大学生个体思想尚不成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更容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因此,大学生个体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才能够免受一些错误思想、思潮和价值观的侵蚀。大学生个体未来要成为一个行业领域的优秀者,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内心深处确立专业意识,具备这个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情怀、感情、道德与操守,如果个体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保驾护航,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就容易受一些外在利益的诱惑,背离专业学习的初衷,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譬如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仅仅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但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法治的意识,缺乏法律专业的理想追求、职业道德与行业责任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就会出现越界、滥用职权、机械执法等问题,更有甚者,少数个体甚至会将法律当作商业与牟利的工具,个体最终反而会因为自身的专业技能葬送个人前途。只有修身律己,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理性正确地面对身边纷繁复杂的事物和诱惑,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层次和境界,从而既可以实现自身价值,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需要大学生个体产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的需要。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非常激烈,对广大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个体的争夺异常激烈,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立场坚定、爱国爱民,要有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二)个体知识和能力素质提升的需要

过硬的本领是大学生个体实现个人理想,为国家忠诚贡献的内在基础。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否独当一面,需要在大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需要能够扎根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基础理论研究不同于应用理论,成果的研究周期比较长,需要个体对问题持续的关注、长期的研究和默默的坚持,一个问题可能需要思考、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未来的大学生个体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摒弃外在名利的诱惑,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兴趣、强大的好奇心以及责任感是无法坚持的。成为未来基础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实现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这都是现实赋予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个体的使命和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倒逼个体必须产生的需要,只有这样大学生个体才能用自己过硬的专业本领来应对时代挑战、履行时代使命。

(三)个体身体和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大学生个体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来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年提高2%到3%。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不仅仅关系到个体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全民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过硬本领、提升劳动能力的基础保证。因此,大学生个体身体和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个体未来承担高强度劳动的保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从事任何工作,良好的身体条件都是保障,这样个体才能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对于在尖端领域工作的个体,争分夺秒,竞争激烈,研发压力更大,工作强度更高,工作时间还长,这些都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二是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个体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过程中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和各种运动同时也能够起到磨砺个体意志,增强个体专注力、耐力和团队协助能力的作用。参与体育运动是一个目标明确、全力以赴和释放自己的过程,个体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对胜负的理解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篮球、足球、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赛等需要团队协助的项目,通过磨合、配合,在同心协力为团队而战的过程中,个体的团队荣誉、团队协助意识、团队配合,以及如何与团队成员相处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促进个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品质能力的形成,通过运动的释放,也能让个体的心理更加的积极健康。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价值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被个体价值系统中的所有要素环绕,高校教职工的作用就是发挥自己的职能帮助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

(一)价值主体在个体价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大学生个体是高校存在的细胞,高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众多大学生个体组成的教育对象,高校的职能就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在大学生个体的身上。首先,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个体的需要是价值生成的前提,大学生个体自身有需要,价值客体功能的发挥才有对象,否则再强的功能也发挥不出来。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大学生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服务的。其次,个体价值是否实现,实现的层次是高是低,效果都体现在大学生个体身上。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是否提高,是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仅是个体价值实现的检验标准,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效果的检验。

(二)价值主体对个体价值系统其他要素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主体大学生个体作为教育对象,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他们具有主体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能动地配合教育者的教育。教育者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如果缺乏兴趣、不愿用心,教育活动的效果就无法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和配合,不仅有利于活动的推进,同时,大学生个体通过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所激发出来的对教育内容的认识、思考和想法,反过来又会丰富活动的内容,让教育者深受启发,教学相长,使得教育者和大学生个体都能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更有收获。二是对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具有反作用。大学生个体自身的知识积累,现有的理论水平和理论认知,是教育者组织开展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毕竟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有进入大学生之时就具有的知识基础差异,有地域不同造成的受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的差异,还有所学专业不同导致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面的差异等。另外,就是个体日常积累造成的层次不同。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决定了个体日常的阅读、积累、视野和知识面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如果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内容“一刀切”,是会影响大学生个体接受效果的,因为有些教育内容可能部分个体已经相当了解了,而有的个体则可能从未涉猎。因此,内容的选取必须要考虑个体的思想实际,这样教育的内容才更有针对性,大学生个体的接受度才会高,然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再根据大学生个体的具体学习情况,逐步地调整和完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kyn6oz8/g1FQ3xXNNRhyXhquI1esh9zGMhwqLQe9Nkl6gMeWaK+9nrV98xTPBo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