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夜话河北两会:这个变化有内涵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宁

说到优化营商环境,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字数多了,由 2019年的 200 多字增加到 500 多字。

篇幅扩大的背后,释放出哪些信号呢?主要有两点:一是进一步突出了“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论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唯有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法治中,改善营商环境才算“真刀真枪”。二是进一步凸显了“问题导向”。2018 年 7 月 27 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看到西安某运输公司负责人反映河北公路超限运输通行证审批难的来信后,连夜作出批示要求坚决彻查,并举一反三,认真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应该说,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河北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还存在“放管服”改革不到位、行政效率和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瞄准企业“堵点”“痛点”,作了许多非常具体的安排。

比如,在省以上开发区普遍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企业设立登记 1 日办结;省、市、县三级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 95%以上;全年减税降费 1000 亿元左右。

营商环境关乎区域竞争力。按照新加坡知名学者郑永年的观点:以中国如今的经济体量而言,“找项目”对经济的牵引力不够用了,更需要各级政府“造环境”的能力来一个大提升。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正成为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

(2020 年 1 月 9 日刊发) v+oHTTpI5S08JC2Jg9jEcBl6NoNlul5m8zCLLlPC+jpFf8N0kM4Na9Hg147j9M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