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宁
10 只普通的外科口罩,一封千里之外的来信,一个 11 岁的河北寒门女孩,感动了她从未到过的一座城市——武汉。
2020 年 3 月 12 日,武汉市洪山区防疫指挥部收到一个薄薄的包裹,里面装着叠得整整齐齐的 10 只独立包装口罩和一封手写的信。信刚看到一半,在场的工作人员便热泪盈眶。
捐赠这 10 只口罩的是河北省邢台县西黄镇旮旯村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贾昊倩。看到《河北日报》的这篇报道,我眼角泛酸,心生暖意,更心生敬意。
让我心生敬意的,是她小小年纪就知道感恩、懂得回报。她在信中说,“爸爸、妈妈、弟弟都是重度残疾人,我们家享受国家低保补贴,我就是国家的孩子。当国家有难,外国朋友都捐赠钱物,更何况一个受惠于国家的家庭?”
让我心生敬意的,是她小小年纪就有发自内心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当亲戚帮忙好不容易在网上买来 10 只口罩,她哭着说,“10 只太少了,我都不好意思。”
让我心生敬意的,是她小小年纪就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为了把这 10 只口罩顺利寄往武汉,从村里到镇上,10 公里的路程,她来回跑了 3 趟。
这个春天里最美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与最初医护人员逆行引发的感动不同,上一次我们刷的是勇敢,这一次我们刷的是善良。《鼠疫》这本书的作者——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说,面对瘟疫时,人类身上高尚的闪光点总会比歧视和冷漠更多。
疫情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个别人的自私,又更让人真切地看到了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善良。尤其是在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身上,这种品质比金子还要珍贵。
我并非刻意拔高一个 11 岁孩子的思想境界,我坚信的是:心存善良,生命美好;有爱相伴,人间值得!
(2020 年 3 月 18 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