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英与父亲合影
我叫刘变英,是谢延信的大女儿。30 多年来,我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总共还不到 7 年,但在我的成长中时时得到父亲的呵护、父亲的关爱,这么多年,父亲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父亲的坚强一直陪伴着我。
作为他女儿,参加这个报告会我感到是一种光荣,让我上台来讲父亲的事,我又感到心酸,父亲的一生没有得到多少物质享受,他的生活好像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付出”。今天,在这个报告会上,我向关心、帮助我父亲和姥姥一家的各位领导和好心人说声谢谢!
为了对我母亲的承诺,为了我姥姥一家,为了我,父亲付出了一辈子,却是心甘情愿,从来没有后悔过,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付出,才使我姥姥平安地走到现在,我舅舅能够健康地生活下去,也使我母亲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我出生 40 天母亲便病逝了,是我的父亲一口水一口饭把我喂大的,在我姥爷患病之前,我一直跟着父亲生活。姥爷患病后,父亲就把我送到奶奶家由大爷和大娘照顾我的生活。从我记事起,父亲这个称呼在我的印象里很模糊。小的时候,我跟别人家的孩子吵架,他们说我没有爸爸和妈妈,我就跟他们说:“我有大爷和大娘。”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也就是收麦和种秋回来住几天。平时,街坊邻居也知道我苦,每到吃饭,谁家做点好吃的,他们就喊我去,我的成长也离不开街坊邻居的照顾。
1984 年,父亲再婚。第二年,我最小的妹妹出生,当时我们这个新组合的家庭姊妹 4 个,我 11 岁,最小的妹妹才几个月,父亲常年不回家,家里 10 余亩地。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只好辍学在家帮我的妈妈照看最小的妹妹。当时我想,如果我的父亲不去焦作,就是在家干农活,最低也能供我上完初中,我的人生也许会改变。
我长到 16 岁,父亲从来没有给我们买过新衣服。我记得,父亲从焦作回来时,常常带来一大包邻居送的旧衣服,我们姊妹几个就是穿这些衣服长大的。当时,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太小气。别人的父亲在外面工作,回到家又是给小孩买新衣服、又是捎好吃的,可我没有享受到过。有一年冬天,我到焦作看望姥姥和父亲,姥姥一家吃的是水煮白菜,还没有俺家里的生活好,住了不到一星期,我就回滑县老家了。为了照顾我姥姥一家的生活,早花干了父亲本来就不多的工资,为了实现他对我母亲的承诺,他没有多少钱能用到我们姊妹几个身上了。
1989 年春节前,父亲回家里办事。我跟父亲要了几块钱与姐妹们到乡里去玩。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向父亲张口要钱,父亲给了我 5 块钱。16 岁的女孩子都爱美,同去的姐妹到集上有的买衣服,有的买各种化妆品。我没有多少钱,就狠狠心花 2 元钱买了一ⴂ胭脂。回到家跟我父亲一说,父亲很生气,跟我说:“妮儿,咱不能跟别人比,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用过化妆品。当时,我对父亲有些不理解,他有自己的亲生父母不去伺候、女儿不去养活,而去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我只花了 2 元钱,父亲就这样吵我,心里越想越委屈,不知道他这样做到底图点啥。现在我也成家了,也做母亲了,也能理解我的父亲了,父亲是把我姥爷和姥姥当成亲生父母来奉养。
10 岁那年,我的右眼被一群玩耍的小孩误伤,因伤得太重,我们去到焦作看病,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父亲跟医生说没有带钱,明天来住。可我知道,当时父亲不要说交几千块钱的押金,他连 500块钱也拿不出来。医院没住成,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现在我的右眼几乎是失明的。我从焦作回家时,父亲问我:“妮儿,你恨我吗?”我能怎么回答,从我个人来讲,我是想让父亲给我把眼治好,可父亲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呀!世上哪有父母不疼孩子的,在我看病的几天里,常挂在父亲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他一个人躲在屋里长吁短叹,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没有这样过。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我不记恨我的父亲,我理解父亲,他在承担两家人的生活重担面前,只有选择牺牲自己的女儿。
从一件小事上更让我了解了父亲。一次,我来焦作,姥爷大便干结,父亲让我出来在门外等,因我姥爷憋得难受吵骂我父亲。我扒着门缝往里看父亲正满头大汗地给我姥爷抠大便,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淌,父亲过得太难了,就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
结婚是人一生中的大事,1994 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是我结婚的日子。腊月二十一下午,父亲回来了,把我叫到跟前说:“妮儿,好女不争嫁妆衣,你结婚,叔叔也没啥送给你的(我平时称我父亲叫‘叔叔’),送你一本织毛衣书,里面有我抄录的两首诗。”我给各位念一下:“黄连虽苦,饮后舌根下却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饮用过度则变成苦水。充分表明,有苦方有甜,甜与苦相连,甘愿常吃苦,方能长久甜。”还有一首是节约谚语:“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似聚宝盆;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艰苦奋斗记心上,勤俭节约细水长。”35 年来,我的父亲没有给我带来多少物质财富,但这本书和他送给我的两首诗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用任何物质财富也换不来的。父亲是很爱我们的,但他爱的方式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爱在心里,让我们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刘变英一家与谢延信夫妇合影
现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是由好几家人组合在一起的一个特殊家庭,虽然日子过得也清贫,但在我父亲的教诲下,我养成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我们姊妹 4 人,我与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没有血缘关系,虽不是亲生,但在农忙和困难时,我们姊妹几个相互帮忙,从没有因为家庭原因闹过纠纷。我的婆家姊妹 5 人,我下边还有 3 个弟弟,他们常年在外面打工,我公婆的地都是我和丈夫两个人帮助耕种,在村里我也没有跟别人红过脸、吵过架,邻里之间也相处很好。我的儿子今年也 14 岁了,我把父亲传给我的好传统经常教育我的儿子在家里尊重老人、爱护小朋友,在学校好好学习、尊敬老师。现在,我儿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从没有乱花过钱,学习成绩在班里面都是前三名,这都与父亲的教育有关,我愿把父亲做人的好传统代代传下去。
父亲出名后,作为他的女儿,我从没有利用父亲的名气做有损我父亲的事、有损社会的事。我坚信一条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虽然我的生活还不富裕,但我和丈夫会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我父亲是位普通的人,他在 32 年的时间里,兑现对我母亲的承诺,我觉得他是伟大的,在我面前,他就是一座高山。可以说,我姥姥一家是不幸的,遇到了我父亲又是幸运的;我父亲的一生是不幸的,有了河南煤化集团、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领导的关怀又是幸运的;我从小到大比起别的孩子是不幸的,但我有这样善良的父亲又是幸运的。请大家放心,我会与我父亲一起把我姥姥和舅舅照顾好,不辜负各级组织和好心人对我们一家的帮助,让他们多享受一点生活的幸福、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