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的确定,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于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探索和坚定自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方向,一段征程有一段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心任务的确定是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能否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正确把握党的中心任务,直接决定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能否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据此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战略举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转折点。从此,中国现代化就有了主心骨,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真正开启就有了领导力量。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贯穿百余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在 1945 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的任务。1964 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邓小平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客观实际,使用“小康”这一概念表达“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贴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殷实、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后,“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标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特征的重要概念。
新时代十年,中国完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在认识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战略上,通过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在实践上,通过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这条路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从现在起,我们要把全部精力、全部热情、全部奋斗,都投入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上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