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思路及价值

本课题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为研究对象,研究1931-1945年14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特别是文化战线上的进步人士和爱国力量在思想、文化领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包括思想、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抗战活动。力图从文化战线抗战的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是全面的抗战,揭示中国共产党是文化抗战的领导核心和主要力量;阐释通过文化抗战,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本课题的重点是研究和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文化抗战的正确方向,成为文化抗战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方针政策,包括民主的文化人士政策、团结的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政策、适合各阶层特点的不同文艺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各阶层文化人士,建立起广泛的文化抗日统一战线,引领了文化抗战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建立各种文化抗日救亡团体,推动文化抗战的进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全国性和各地方文化界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文化界人士进行抗战的机构。七七事变后,中国文化界的抗日统一战线迅速组织起来,仅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就组织40多个救亡团体3000多人的宣传队,奔赴抗日前线慰问演出,被誉为“文化战斗的游击队”,掀起了文化抗战的浪潮。

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举办或指导各群众文化团体,创办了大量抗日刊物,宣传抗日救亡,如上海《救亡日报》《烽火》,长沙《抗战日报》,武汉《全民抗战》,广州《抗战戏剧》《文艺阵地》,成都《金箭》,等等。我党创办的《新华日报》,郭沫若为社长、夏衍为总编辑的《救亡日报》等报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抗战的导向标。

可见,在文化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文化方针政策、文化团体、各种文化形式,领导着文化界的抗战活动,保证了文化抗战的正确方向,取得了文化抗战的胜利。本课题将以此为重点,阐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的成就及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sL5ciXKi5e0ACzaky0MLTbG3gjYRYmTowmIeMUjWl9vBkBoi6BFH2wvcnmMeED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