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全面抗战的指导思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指导思想或抗战路线的全面抗战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但始终是和推进社会改革、政治革新相联系的。 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包含着全面抗战的思想,但有着明显的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色彩。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动员的对象是“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其目标是在“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实行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 相应地,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的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他们到坚决的无情的革命争斗上来。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抓住一切灾民、工人、兵士的具体的切身要求,发动他们的争斗走到直接的革命争斗。领导群众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反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而争斗。” 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主要内容为:全体海陆空军总动员对日作战;全体人民总动员;全体人民总武装;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及卖国贼财产以解决抗日战费;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举出来的全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联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敌人作友军,与一切善意保持中立的国家建立友谊关系。 在这里,包含了“全体人民”的概念,提出了全体人民的总动员和总武装,全国海陆空军的总动员。

1935年8月1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了抗日主张:“无论各党派间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动员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全体军队、全民族:“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一切有爱国天良的军官和士兵兄弟们!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神圣事业的党派和团体的同志们!国民党和蓝衣社中一切有民族意识的热血青年们!一切关心祖国的侨胞们!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蒙、回、韩、藏、苗、瑶、黎、番等)的兄弟们!”同时也提出了“救灾治水安定民生”,“废除苛捐杂税、整理财政金融、发展工农商业”,“加薪加饷、改良工农军学各界生活”,“实行民主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实行免费教育、安置失业青年”,“实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保护侨胞在国内外生命,财产、居住和营业的自由”等政治主张。这个宣言较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宣言和决议,增加了“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概念,包含了全民族的意义,尤其是提出了建立“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的政治主张。 可以说,《八一宣言》初步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思想的基本内容。

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是对《八一宣言》的具体化,它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保持中国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 党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只有这种路线,我们才能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去对付全国人民的公敌: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头子蒋介石”。 在政治诉求和社会改革方面,基本上延续了《八一宣言》的内容,如“国防政府”和“行动纲领”。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先后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第二次宣言》,毛泽东也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的文章,在这两个文件和毛泽东的文章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全民族抗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面的对日抵抗”“动员全国的海陆空军实行抗战”等概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气,立即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准备应战”, “立刻实行全中国人民的总动员”,“立即实行全面的对日抵抗”。 同时,中共中央还提出了“开放党禁,开放爱国运动,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权利,满足人民生活上的迫切需要,实行大规模的发动民众,组织民众与武装民众,建立各种各样人民的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立刻改革政治机构,使中央与地方政府民主化,吸收各党各派及人民团体的代表参加国民会议与政府,使国民会议真正成为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使国民政府真正成为抗日救国的国防政府,肃清潜在政府内部的一切亲日派汉奸分子,这样使政府与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立刻实施财政经济土地劳动文化教育等各种新政策,以巩固国防,改善民生”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这是对《八一宣言》体现的抗战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国共合作达成后的洛川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提纲。在这些文件中,中共中央把卢沟桥抗战当作“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的概念。至此,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指导思想完全确立。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文件,比较多地使用“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来表述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的思想包含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全国人民的总动员。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34年在《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中就提出来的。毛泽东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论述。1937年5月2-14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即苏区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抗战需要全国的和平与团结,没有民主自由,便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不能增强国内的团结。抗战需要人民的动员,没有民主自由,便无从进行动员。没有巩固的和平与团结,没有人民的动员,抗战的前途便会蹈袭阿比西尼亚的覆辙。” 1937年11月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中,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它不是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因为它不是群众战争” 。毛泽东认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即全面抗战的主张,是区别于国民党片面抗战主张的原则,“这是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现时国民党的抗战主张的原则分歧。如果共产党员忘记了这个原则性,他们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抗日战争,他们就将无力克服国民党的片面性,就把共产主义者降低到无原则的地位,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他们就是对于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任务犯了罪过”。

全面抗战思想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改革国内的政治,最关键的就是改变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治,成立容纳一切抗日党派的民主政府,并且由民主政府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一切适应于抗战的改革,即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的各项改革。毛泽东也详细地表述过,这就是:“中国必须立即开始实行下列两方面的民主改革。第一方面,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这方面,应从改变国民大会的选举和召集上违反民主的办法,实行民主的选举和保证大会的自由开会做起,直到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召集真正的民主国会,选举真正的民主政府,执行真正的民主政策为止,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地巩固国内和平,停止国内的武装敌对,增强国内的团结,以便举国一致抗御外敌。” “第二方面,是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实现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就不能动员人民进入抗战,取得保卫祖国和收复失地的胜利。当前几个月内,全国人民的民主运动,必须争取这一任务的某种最低限度的完成,释放政治犯、开放党禁等等,都包括在内。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上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建立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条件。” “在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全面抗战中,必须执行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必须有一个完全执行这个纲领的政府和军队。”

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的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所表达的内容,即:

实行全国的军事总动员 。包括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实行全国抗战,反对单纯防御的消极作战方针,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作战方针,建立经常的国防会议,讨论与决定国防计划与作战方针,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改革军队的政治工作,使指挥员与战斗员团结一致,军队与人民团结一致,发扬军队的积极性,援助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义勇军,破坏敌人的后方,实现一切抗战军队的平等待遇,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

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包括全国人民除汉奸外,皆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以及武装抗敌之自由,废除一切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释放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改革政治机构。 召集真正人民代表参加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国防政府必须吸收各党各派及人民团体的革命分子,驱逐亲日分子。国防政府采取民主集中制,他是民主的,但又是集中的。国防政府执行抗日救国的革命政策。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

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 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以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拥护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联合朝鲜、中国台湾及日本国内的工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实行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以有钱出钱及没收汉奸财产做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与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农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

改良人民生活。 改良工人、农民、职员、教员及抗日军人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赈济灾荒。

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 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

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对一切破坏抗日根据地的阴谋,必须加以坚决的打击。对一切暗藏在抗日武装、抗日政权、抗日团体中的汉奸反共分子,必须加以肃清。

抗日的民族团结。 在国共两党彻底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思想,与国民党片面抗战主张相比,更具有彻底性和革命性,国民党的片面抗战“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和限制人民的参战运动,阻碍政府、军队同民众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不去彻底改革政治机构,使政府成为全民族的国防政府。这种抗战可能取得局部的胜利,然而决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相反的,这种抗战存在着严重失败的可能” 。正是在全面抗战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不但取得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胜利,而且将抗日根据地建成了一个民主活跃、充满朝气的模范区域,为向新中国的过渡积累了经验。 rvbvayMyWLpA+9BJhbNKfl1SxEiU1oRWXgjV1I1ev2tx+BYDQCf+ud04SI0e+s3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