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三导”工作实践做法及成效

(一)抓好驻外员工思想引导,做到以理服人

1.讲政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驻外机构“第一议题”机制,确保对履行强军首责、共建“一带一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强基础,筑牢驻外机构战斗堡垒。加强境外工作顶层设计,“一国一策”地开展国别研究,做到“业务发展到哪里,组织建设就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先锋模范作用就闪光在哪里”。同步推进主题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联学联建,做到海内外同频共振、同抓共管、同严同实。定制研发“云平台”,把理论学习课程、基层组织生活、考核管理系统适配到境外,确保驻外员工学得好、悟得透、用得实。

3.育文化,奏响人民兵工精神协奏曲。讲好品牌故事,组织央企品牌海外传播行动和“美美与共”形象宣传展示活动,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塑造央企品牌。讲好形象故事,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军贸主题营销活动宣传及“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履约宣传。讲好榜样故事,把镜头对准市场、海外、基层一线,讲述奋斗者的光荣、奉献者的坚守、逆行者的勇敢,赋予“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以时代特征、海外特色、现实价值。

(二)抓好驻外员工心理开导,做到以心暖人

1.定军心,以海外项目为单位,全寿命加强心理保障。同步统筹规划,在海外项目启动之初,就把员工心理关怀纳入工作内容进行规划。同步推进执行,组织制定海外项目员工心理关怀工作计划,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同步总结考核,将驻外员工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参考。

2.暖人心,以员工个体为单位,全周期做好心理服务。外派前测评摸底,科学评估员工常驻海外的心理胜任力,把用人风险降到最低。外派中关心关怀,提供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配备心理管理师等服务,确保心理健康管理落到实处。外派后评估归档,跟进员工回国工作后的心理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其心理适应性与压力饱和度,形成负责任、可追溯的工作闭环。

3.铸同心,以重大突发事件为单位,全过程开展心理干预。定期排查预警,组织驻外员工开展心理排查,通过压力预警、情绪监测、心理调适等方式,掌握驻外员工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介入干预,危机事件出现后第一时间与驻外员工及家属进行“一对一”沟通,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三)抓好驻外员工情感疏导,做到以情动人

1.稳后方,做好驻外员工家属困难帮扶。建立长效机制,定期与员工国内家属联系沟通,关心了解其愁心事、烦心事、忧心事。推进因人施策,由国内派出单位党组织牵头,分析研判驻外人员家属诉求,制订任务清单和个性化帮扶方案,协调解决老人就医、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常见问题。聚焦特事特办,针对临时性、突发性、偶然性的家属困难,集中力量重点攻关急难愁盼,确保疏导举措务实有效。

2.守底线,强化驻外员工安全和健康管理。加强公共安全“大安保”,构建海外HSSE管理体系,推行“全流程、全要素、全层级、全员参与”的大安保措施。开展生产安全“大排查”,紧盯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和隐患整改,强化安全管理思想、设计、方法和能力源头管控,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建设。保障就医问诊“大健康”,体系化开展营地卫生和医疗环境提升行动。

3.重感受,推进驻外员工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增强情感生活幸福感,丰富文娱活动形式内容,举办“最美奋斗者”故事分享会,开设中国文化沙龙,自编自演春节联欢会,组织线上交友联谊活动。提升物质需求满足感,实施营地改造提升工程,优化办公生活环境。凸显职业发展获得感,优化驻外工作晋升通道,完善轮岗休假机制、增持医疗救助保险、发放艰苦地区补贴等,并在各类评选表彰中向驻外员工倾斜。

“三导”工作模式有效发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作用,充分激发驻外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海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兵器工业持续巩固我国军贸行业领先地位,巴基斯坦橙线地铁、克罗地亚塞尼风电站、阿联酋智轨项目等一批“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多起公共安全风险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安全生产“四个铁”要求严格落实,确保“零事故”“零伤亡”;央企海外社会责任履行到位,带动驻在国社会民众脱贫致富,为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赢得尊重。 QlRkOMSdPiXMjSJYnj1A3n+pN6rf60/7u2WP/qpyOYDNU6jUnI55JoUZdKjhRi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