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 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强调了自信自立的极端重要性,凸显了坚持自信自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意义,彰显了“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学好用好坚持自信自立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理论上的自信自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自信自立,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的坚定信仰,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

◎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道路上的自信自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道路自信自立,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各国的发展模式应由各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制度上的自信自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制度自信自立,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制度自信自立不是自我满足、故步自封,而是既有主张,又有定力,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无论是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还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无不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成熟,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现,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 《千里江山图》(北宋 王希孟),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文化上的自信自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文化自信自立,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道路自信自立、理论自信自立、制度自信自立,说到底是坚持对建立在 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自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政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知识拓展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 10 月 16 日

中国故事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3 月 23 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深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用老百姓最熟悉的“鞋子”与“脚”的辩证关系,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另一个深刻道理:一个国家在道路选择、国家治理上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在国家治理中,面对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沉淀、14 亿多人口的复兴梦想……光是考虑其中一项,就足以令人感到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了。然而,我们并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不可能仅凭想象或直接复制照搬别国模式就能治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中国人民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就像走路一样,在不断探索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鞋子合不合脚,能不能走得远、行得稳、跑得快,只有穿的人才有发言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过去,我们连火柴、肥皂、煤油等这样的生活日用品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且 22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享誉天下。旧中国时期,我国 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如今,中国人民牢牢端住了饭碗,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大国粮仓”越筑越牢,中国老百姓彻底告别了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年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大胆试、大胆闯,才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巨变,具体反映在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各个方面,更反映在航空、航天、交通、制造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新时代,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赏、“中国主张”“中国声音”得到了广泛支持和肯定。会见匈牙利总理、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在秘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同俄罗斯总统通电话……习近平总书记都曾提到“鞋子论”,向世界生动而清晰地传递出“人类社会多元共存”的中国智慧。 pCVOuNr/Yfp2slCrM3OEpqFW4VT2k9llWmoJPanvdHowq+AjTV/ZJoRmNb6G92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