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 2 月 20 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存死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观的生动表达,“站稳人民立场”“以百姓心为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

▲ 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以“道义的制高点、真理的制高点”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2021 年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情系人民。“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能成功”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2020 年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系统阐述了牢牢植根人民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根深者叶茂,本固者枝荣。“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 14 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增强牢牢植根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再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从“功成不必在我”到“发扬钉钉子精神”,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的重要讲话,他反复告诫,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2015 年 1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让人民生活幸福称喻为“国之大者”,永远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习近平总书记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知识拓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7 月 1 日

中国故事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4 年 2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9 年 3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众议院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总书记深沉而饱含激情地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种深厚的人民情怀,蕴含了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刻的群众史观,生动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观。 BN/C0Q7Tc84gmTUCI4j4iscIvRagoYSvIL5yqOuLQxd5M0gz7nMejggRMeER2k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