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阵地建设责任

津云新媒体既是内容生产者,更是平台建设者。津云客户端始终将“用户思维”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及时推出“中考查分”“2022年天津艺术类高中和9所市重点高中录取查询”“天津惠民保”等实用性强的服务功能,并根据对网友留言的需求分析,对“战疫”频道进行改版升级,细化分类、增设查询功能,提升服务性实用性。在海河传媒中心领导下,津云以新的方式和机制发挥平台作用,推动媒体融合持续不断进行实践。传统纸媒优质内容与资源汇聚津云,形成“津云在移动端首发,报纸按出版时间刊发”的移动优先流程,“津政直通车”“津早相会”等时政新媒体栏目合作联动模式越来越成熟;纪录片《海河》《走过世纪》以及广播访谈《公仆走进直播间》《向群众汇报》等更多广电媒体优质内容在津云平台得到二次创作与传播。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主办,津云新媒体承办,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津抖云五大平台提供支持的“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历时一年,吸引全国38.6万件投稿,参赛作品全网播放近86.5亿次。网民用镜头记录下天津这座城市里亲切的人、温暖的事、真挚的情、秀美的景,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中收获无数网友的盛赞和好评,网友评论超过百万,作品点赞超过千万。海河传媒中心各媒体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推出文字、海报、短视频等内容,通过“声、屏、报、网、端”讲述创作心路,反映城市发展,共话美丽天津,形成满屏皆说天津好的效果。

津云融媒体工作室运行5年来,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2022年年初对现有融媒体工作室进行再次筛选,与符合标准的工作室重新签约,重点打造评论类工作室和IP产品,如“津云观察”工作室持续推出“有热点、有观点,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内容;“记忆天津”工作室的“天津酱”系列、“城视花絮”工作室的“街访不NG”系列以及“佟森”工作室的“佟声世界”系列等均收获众多忠实粉丝。

2022年,天津日报与海河传媒中心各媒体通力合作,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日报记者共为津云平台供稿3000余篇。日报与海河传媒中心各媒体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全国两会、“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主题宣传、“你好,天津”短视频大赛等重大报道任务中分工协作、共享稿件,多次成功制作出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媒体融合新闻产品。在经济报道、港澳委员及二十大教育界代表畅谈学习体会等重要报道活动中,多次采取海河传媒中心各媒体集体采访的形式。

今晚报把“海河今声”“云窗”“鲜卫”“大话婚恋”“记忆天津”“大娱”“法眼时评”等津云工作室作为加速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阵地。借助工作室这一有力平台,进一步强化新媒体意识,学习新媒体作品的拍摄技能,目前多名记者已能够熟练使用Pr、剪映、乐秀、快剪辑、VUE等视频制作软件。按照中心党委决策,2022年9月,今晚报记者参与调整组建新的天津日报社会部,11名晚报同志改签合同,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融合。今晚报“寻找”栏目与电台《听萧然》节目常态化深度融合,帮助77岁老师寻找50年前的3名学生,助力62岁新疆老兵寻找失联37年的战友等。纸媒电台共搭平台,促成寻人者与被寻者的重逢,充分彰显了海传人的民生情怀。由市政府办公厅、海河传媒中心等联手推出的“向群众汇报—2022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在今晚报开出专栏。这是该新闻策划再度实现中心“声、屏、报、网、端”全媒体联合报道。从2019年11月开始,今晚报“视点”栏目对接生活广播《百姓故事》栏目。3年多来,两部门、两栏目间始终保持高强度合作,一系列“看得见·听得到”的优质报道不断推出。2021年度,由两栏目记者联合采写的“选调生·在基层”系列报道荣获天津市新闻奖一等奖。

天塔点亮祝福记者节

依托海河传媒中心的融合优势,广播新闻部新媒体推进传统广播和新媒体一体化运作,形成信息采集、分发的融媒体矩阵。广播新闻部构建覆盖新媒体、广播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媒体用户规模突破400万。

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连续12个月位居天津地区微信榜单前3名,多次跻身全国广播微信榜单前5名,全年阅读量10万+稿件上千条。在赛立信发布的“中国广播融媒体传播榜”上,连续多月位居省级电台新闻频率榜首。

“天津广播”抖音号、快手号、微信视频号、B站号陆续上线,实现了短视频平台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目前,各短视频平台总用户量已突破120万,其中,“天津广播”抖音号播放量破千万次的现象级短视频作品已超过10个。

通过新闻协调机制,实现广播和新媒体一体化运作,新媒体与传统广播节目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各节目新媒体账号形成集群,《公仆走进直播间》《我们爱科学》《话说天下事》《空中问诊》《问到底》等节目进行新媒体产品孵化,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9年以来,天津广播先后推出“实录”“观察”“自述”等原创、独家系列栏目,2022年共刊发特稿数十篇,《人物|杭州天津跨省上班!每月路费四千!中年人你图的啥?》《实录|封控社区有人吃喝要断了,这位居民站了出来!》《特稿|第2000架!东疆一小步,中国一大步!》等作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通,及时、生动、鲜活,扩大了主流媒体价值影响力。

天津交通广播坚持融合创新的发展路径,在“互联网+”融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天津交通广播新媒体平台长期位列天津地区及全国广播媒体前列。目前,已形成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内的多平台发布矩阵,官微新媒体平台粉丝量合计超过750万。2022年开设的微博话题“天津民园热血成人礼”“宝坻北辰通高铁啦”“奔赴2023所愿皆如愿”均登顶同城微博热搜榜首,起到了扩大影响、正面发声的作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广播节目一同立足交通、应急、公益定位,越来越多地服务于百姓交通生活。

此外,经济广播落实海河传媒中心融合改革发展要求,与兄弟媒体探索资源共享,打破媒体壁垒,除了在现场直播、特别节目中强强联合,还将电视节目《财富+》的广播版引入电波,扩大宣传阵地,提升社会影响。

3个音乐频率在媒体融合方面不断探寻新路。作为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打造的首档融媒体创新综艺,《青春有腔调》首创电视、广播、津云、纸媒互宣互推、无缝衔接的播出方式。电视文艺频道和885经典音乐广播联动播出,报纸、津云同步输出,充分发挥海河传媒中心全媒体平台优势,让节目形成立体的视听影响力。每周五电视版《青春有腔调》播出后,广播调频FM88.5兆赫天津经典音乐广播动听885在21时播出广播版《青春有腔调》,继续无缝衔接当期话题。

在创新相声、茶馆相声日益火爆的今天,相声广播坚守传统相声的阵地,播放的传统经典相声占据总量的七成以上,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除通过广播播出,相声广播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也大受欢迎,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朋友都能通过网络收听相声广播的节目,感受相声这一民族艺术无穷的魅力。相声广播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坚守也表现出我们作为宣传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继承和对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

电视新闻部微博持续推出特色产品,增强主持人IP和节目形态创新,制作了《快板007》《大喇叭喊你注意啦》《滴水是津节水为津》等接地气的融媒体产品。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建设。

2022年9月21日,庆祝相声广播生日大型音视频直播相声广播编播人员在直播间向听众问候

卫视频道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以“卫视频道”“非你莫属”“爱情保卫战”3个账号为基础的新媒体矩阵不断创新突破、稳中有升,已成为广电新媒体领域的头部矩阵。截至2022年年底,卫视频道全网各平台粉丝总量8000多万,快手粉丝650万,微博417.6万,头条603.6万。在最受关注的抖音平台,截至2022年年底,“卫视频道”抖音号拥有粉丝1454.3万,“非你莫属”抖音号拥有粉丝1040万,“爱情保卫战”抖音号拥有粉丝1011万。2022年还新开通了“卫视频道爱情保卫战”“卫视频道非你莫属”“卫视频道幸福来敲门”“卫视频道相声汇”“卫视频道你看谁来了”5个微信视频号,与“卫视频道TJTV”组成视频号矩阵,入驻微信视频号平台,开通当月4个账号阅读量分别超2000万次。

文艺频道推出的唱聊类音乐综艺栏目《青春有腔调》于2022年5月20日开播,该栏目从策划、调研到首期节目播出,历时近一年。《青春有腔调》填补了文艺频道在自制音乐综艺栏目上的空白,更实现了海河传媒中心旗下声屏报网端媒体的深度融合。节目开播后与电台在播出时间上做到了无缝衔接,天津日报的文化版也开设了“青春有腔调”专栏,一个主题内容多次释放,从不同角度打造同一个IP项目,真正做到了电视、电台和纸媒的互联互通,联手打造。

教育频道在践行媒体的阵地责任方面,新媒体运营卓有成效。《百医百顺》栏目组坚持以官方权威观点引导观众,坚定政治立场和科学原则,并以权威的电视节目资源为母本,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多媒体进行多元化的二次传播和延伸服务,覆盖不同人群。2022年8月,健康俱乐部小程序上线推出,《百医百顺》作为最主要的入驻成员,实现了电视与观众的服务对接,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在线答题的方式获得健康知识,还可以实现答题、活动报名、专家一对一在线咨询等服务。截至2022年年底,“百医百顺”微信公众号粉丝3.8万,数量稳步增长;抖音粉丝34.5万。

法眼组举办了6场线下活动“法眼大讲堂”,每场服务群众百余人。为弥补线下活动不足,满足观众对法律咨询的需求,栏目组组织节目嘉宾通过抖音直播方式,线上为观众答疑解惑,共计直播22场,每场观看人数上千,共计服务上万人。此外,法眼组在坚守固有微信公众号阵地的同时,继续在短视频新媒体进行尝试,开通抖音、快手、头条账号。通过对《大律师》《大法庭》节目拆条的方式进行外宣,全平台累计播放量5000万,粉丝量累计30万。2022年津云“法天津工作室”发布了《以案说法民法典》《法律问诊》等短视频200余条,并将《以案说法民法典》系列短视频推向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平均播放量过万,总播放量过百万。《二哥说事儿》普法社区行、社区家年华活动,与区司法局联动,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身边提供法律帮助和咨询服务,场场活动、人气爆棚。通过短视频普法和新媒体直播,普及法律知识,栏目组抖音粉丝量75万,快手粉丝量30万。 seXCSBJZo/UMANj5PxEWbN29yBvAsP9VmUxrVr23SgzPra7CdHtc2FnfV81W4j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