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的理论宣讲工作,从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理论宣讲工作传承而来,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色,也有新生的基本特点,更有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任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探索中,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极为重要,这就对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旗帜的问题,事关道路和方向,事关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2023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同时是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统领包括理论宣讲工作在内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开展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没有一个团结、稳定、鼓劲的良好氛围,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干不好,所以用主流思想舆论汇聚民心、凝聚共识便是新时代理论宣讲的题中之义、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的深水区和关键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影响民心的各类声音也日趋嘈杂,理论宣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坚持深入群众,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扣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关切,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党的理论观点,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宣讲政策,使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广泛认可和接纳,调动起民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汇聚起推动上下一心、团结奋斗的思想伟力。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指明了具体的任务方向,要将立德放在青年人才培养的首位,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对当代青年开展理论宣讲的根本方向,心怀“国之大者”,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为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把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生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已成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认可。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基本保障。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牢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背后的文化根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极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以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更好凝聚起应对文化领域内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强大精神力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开展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不仅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系统的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等,更要让世界文明认识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崭新形象,进一步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在阐述国家立场、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的理论宣讲工作在展现中国魅力、传播中国声音以及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际传播能力稳步提升,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我们要继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让世界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为现实依据,让世界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历史温度和现实力量;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聚焦世界共同难题和人类美好未来的胸襟和情怀,以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认可度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