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词源学上考察,“纪律”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如《左传·桓公二年》曰:“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意思是说,百官因此有了警戒和畏惧,就不敢违背纲纪法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纪律”的记载还可以列举一些。汉代徐干在《中论·历数》中曰:“昔者圣王之造历数也,察纪律之行,观运机之动。”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祭欧阳少师文》中评价欧阳修:“公在庙堂,总持纪律,一用公直,两忘猜昵。”南宋诗人郭茂倩在《乐府诗集·皇复》中曰:“照临有度,纪律无亏。”元朝宰相耶律楚材在《和李世荣》中写下“兵行从纪律,敌溃自奔忙”的诗句。清代史家戴名世在《史论》中指出:“观良将之用众也,纪律必严,赏罚必信。”就单字意思看,“纪”原指丝织物的端头,只要厘清了端头,再多的丝织物束在一起,也会多而不乱,有条有理,故“纪”有时引申为规章、法则、纪律之意。“律”原指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乐器。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均布也”,故“律”有时引申为规则、约束、纪律之意。所以“纪”与“律”在内涵上有共通之处。

现代意义上的“纪律”,与古汉语中泛指“纲纪法则”的“纪律”并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纪律是“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辞海》将“纪律”定义为:“社会的各种组织(如政党、政府机关、军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规定其所属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等,以便规范自身行为准则,包括履行职责、执行命令和决议、遵守制度、保守国家秘密等。”

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集中统一领导,就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早在 1859 年,马克思就明确提出“党的纪律”概念。是年 5 月,他对拉萨尔主张德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并擅自给维也纳通讯社供稿的行为持坚决反对态度,对德国工人党内这种“思想混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的状况表示深深担忧,并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地指出纪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 这是马克思较早对政党纪律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所作的初步思考。1886 年 10 月,恩格斯在给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劳拉·拉法格的信中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对于法国工人罢工斗争的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说:“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法律,而一切革命的高调和喧嚷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并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再次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纪律的重要作用,他说: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你不准备工人去建立真正有纪律的、能够使全体党员都服从它的有纪律的党,那你什么时候也建立不起无产阶级专政。” 在列宁看来,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任凭党员各行其是,布尔什维克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可能真正发挥先锋队的作用,党的任务和历史使命就不可能完成。斯大林也说:“如果党内没有铁的纪律,无产阶级专政所担负的镇压剥削者以及把阶级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就不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政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内在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之所以能够紧紧团结和带领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靠的不是别的,而是“铁的纪律”做坚强保证。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维系全党团结统一的行为准绳,是中国共产党增强全党全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形象地描述党的路线与纪律建设的关系,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 易言之,党的建设既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也要靠“铁的纪律”加以约束。陈云的概括更加旗帜鲜明,他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战斗的党,我们在斗争中依靠的武器,唯一的就是纪律”;“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党的纪律建设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消极影响,邓小平敏锐地指出:“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 他反复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讲纪律、立纪律、守纪律、讲规矩、立规矩、守规矩作为重要抓手,强调党要管党治党,纪律建设被摆在全面从严治党更加突出的位置。2012 年 11 月,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撰文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纪律”和“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指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急迫性。2013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同年 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面对当年毛泽东提议的“六不规矩” 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 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点强调了纪律和规矩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此外,他在全会上还首次明确提出“政治规矩”概念,强调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之后,“政治规矩”便开始作为党内正式用语,经常与“政治纪律”并列使用。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严格纪律规矩,不仅要有内容完善、针对性强的法规制度,而且要有坚持原则、不打折扣的执纪过程。”

2017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2018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抓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2021 年 9 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建议将“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的标准之一。 202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纪律建设问题,他说:“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

由此可见,“纪律”和“规矩”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高频词,甚至可以说是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特别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关键词汇。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为什么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为什么要把严明政治纪律置于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建设之首?为什么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什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从总体上全面理解、深入把握和深刻阐释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揭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子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从“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建立健全各项纪律和规矩”“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5 个方面,分别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建设路径等,基本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大体上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相对完备、相互贯穿的思想体系,同时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子课题在分析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时,以这些重要论述的刊载文本为主要依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注重从“原”中溯“源”,即从原著、原文、原典中深入挖掘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原理和思想源头,又注重疏“源”引“流”,即梳理清楚这些原理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直至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硕果,将“源”与“流”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来龙去脉和内在机制;同时亦注重将这些原著、原文、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正在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现实依据和宏阔视野,特别是要深刻阐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性贡献。以上是本子课题的大致思路和设计,课题组成员尽可能地朝着这个方向做着积极的努力。 SipOcEVwY4vPEWTVaAKIcA8m0aBaAxdQlvVmqlhWobmkJP7l2efkq5A8cLmioT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