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想要写好马克笔风格的宋体字,就要掌握各种笔画的书写。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宋体字的各种笔画,泰山老师总结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口诀:“点如垂露撇似刀,钩似鹅头捺如扫,口字上下多一段,横尾有山弯带角。”另外,笔画要横细竖粗,横的右端及横折转弯处有装饰角,点、撇、捺、挑、钩的最宽处与竖宽度相同。
宋体字和后面的宋变体字,可以采用大双头油性马克笔1mm的细头来书写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掌握宋体字笔画的形状,以下范例将原有的笔画进行了放大书写演示。
点如垂露,即指宋体字的点形状像垂悬的露水滴下来一样。另外还有一种点,是倒三角形,比如“学”字的第三个点。
横水平且细,而且末端有一个小山一样的装饰角;竖垂直且粗,而且上端有一向右下倾斜的小钝角,下端有一向左下角倾斜的弧度。
横撇像一个拉长的三角形一样;竖撇起笔像竖一样,末端向左带弧度,收笔带尖;45°角倾斜的撇,起笔和竖画一样,向左下角45°角倾斜拉伸,末端带尖。
细起笔,向右下角加粗拉伸,末段笔触上端呈锐角,下端呈钝角。
竖钩竖加粗,钩带尖收笔;竖折钩竖和折的部分都是同样加粗,钩的部分带尖收笔;竖钩起笔细而带尖,整体形成一个大的弧度,越写越粗,收笔带尖;斜钩起笔和竖一样,然后以同样粗细的笔触向右下角弧度拉伸,末端钩带尖;横钩横较细,钩的部分呈倒三角形收笔;横折钩横较细,衔接竖画起笔向右多出一块,然后加粗,收笔钩带尖。
接近于水平的提,像一个平缓的倒三角形一样书写;接近于垂直的提,下半部分加粗且形成圆头,上半部分越来越细且收笔带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