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代的岩土工程需要有其相应的理论支撑、相应的配套技术和相应的运作规律。一句话,需要有“岩土工程”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2)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都要探索它自身的特殊规律。岩土工程应是以岩体、土体和水体为对象,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为指导,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
(3)岩土工程的本质特点是它必须以“岩土”为基础,始终要面对性质变化错综复杂的岩体和土体,以及与岩土体不可分割的水体;必须以“工程”为中心,始终要围绕拟建工程在其具体岩、土体条件下的合理实现,确保它的正常使用,必须以“稳定”为目标,始终要把工程在各种可能的最不利的组合条件下的安全和稳定性作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4)岩土工程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以工作内容为线索的,在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检测以及岩土工程管理等方面带有共性的规律性和有关要求及方法;也需包括以工程类型为线索的,在研究岩土地基工程、岩土边坡工程、岩土洞室工程、岩土支护工程和岩土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管理上带有个性的规律性和有关要求及方法。这两条线索的发展和交织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
(5)岩土工程急需从长期以来利用局部经验、常规技术、简单计算与工程类比的方法分割地来处理各类岩土工程在不同工作阶段上的各种具体问题的方法,尽快地走向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模拟岩土体受荷变形和失稳破坏的真实机理,采用现代测试计算与施工技术,将岩土体和结构以及环境视为一个在多因素影响下共同工作的体系,并动态地与工作阶段联系起来有效地处理各类岩土工程问题。这一总的趋向已经日益加速地影响着岩土工程建设的发展。
(6)如果说岩土工程的发展可以分为古老岩土工程阶段、传统岩土工程阶段和现代岩土工程阶段的话,那么,它们的发展特点就是由一个漫长的、在小规模内的、少环节上的以经验或简单实验为基础的古老岩土工程阶段,进入到在相当规模上、多个方面内、以广泛工程实施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传统岩土工程阶段,现在正面临着以高、大、重、深建筑物为对象,并以“人地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岩土工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