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汇群博士团队的大作《红楼梦服饰图鉴》即将出版,她嘱我写序,当我看到厚厚的一大本图文并茂的书稿,很是吃惊,想不到该书对《红楼梦》服饰竟有如此深入的研究。李汇群对我说,为了研究《红楼梦》服饰,她曾多次到北京和苏州制作古代服饰的厂子学习。她很自豪地说,她不仅会设计古代服饰图样,还会动手做,这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研究《红楼梦》服饰,无疑是研究《红楼梦》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不仅因为《红楼梦》服饰的描写太美了,还因为《红楼梦》的服饰描写,与每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以至于人物命运都息息相关。这是《红楼梦》服饰描写最了不起的方面,因此《红楼梦》服饰描写也就成为《红楼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重要。研究《红楼梦》服饰不容易,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有很多需要阐释的问题,诸如《红楼梦》服饰是汉族还是满族?是明代还是清代?是南方还是北方?这都是以往《红楼梦》服饰研究常常要面对的问题。还有《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有没有历史依据,或完全是曹雪芹的“创作”?曹雪芹为什么这么重视服饰描写?《红楼梦》服饰描写与曹雪芹的家世及兴衰有什么关系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对研究《红楼梦》、认识《红楼梦》都是很重要的。当我认真拜读了这本《红楼梦服饰图鉴》后,我发现它几乎对我们以上列出的所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答,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无疑是一部关于《红楼梦》服饰研究很有学术分量的著述。
在这部《红楼梦服饰图鉴》中,作者十分重视《红楼梦》服饰与明清时代各种服饰的关联研究,如《红楼梦》服饰与明清女性服饰、与明清男性服饰、与明清官员服饰、与明清葬礼服饰、与明清后妃诰命服饰、与明清时令服饰、与明清普通民众服饰、与明清丫鬟服饰、与明清婚礼服饰等等,像这样全方位地研究《红楼梦》服饰,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博学多识,也开拓了《红楼梦》服饰研究的新视野。
毫无疑问,《红楼梦》服饰描写,是曹雪芹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的结晶,曹雪芹为每一个人物设计的服饰,都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地位,紧紧扣住故事情节,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在黛玉进府的一段故事中,服饰描写便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标签。曹雪芹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采用了虚写与实写相结合的方式,对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重在描绘人物神采,而不涉及具体妆饰,唯独对姗姗来迟的王熙凤,则以近乎工笔的画法,详细描述了其服饰装扮,勾勒了一个风采动人、有血有肉的凤辣子形象。作者认为,王熙凤服饰的描写,为我们了解《红楼梦》那个时代贵族妇女装扮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细节。并认为,王熙凤的服饰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贵”,二是“傲”,三是“美”。总之,通过王熙凤的服饰,表现出王熙凤整体造型风格以奢华贵重为主,配合王熙凤的头颈微昂,双眉上挑,眼角上扬等身体姿态,生动地表现出王熙凤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确是这样,在整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贾宝玉的服饰描写最为重视,用的笔墨最多,这是深有用意的。是书在研究中参考了明清时代诸多贵族妇女服饰图像,包括清孙温《红楼梦》图像等,认为“王熙凤的头饰,更接近汉族女性的服饰装束。并且,在清代中期,妇女服饰更多保留了晚明风格,江南地区尤甚”。作者由此推断,王熙凤的造型,应该是在晚明江南女性戴髻插簪钗的基础上,结合清代女性发髻后推的特点。这是很有见解的。
是书名为“图鉴”,作者很好地把“论”与“图”结合起来,图文并茂,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搜集了大量的图,都极为珍贵,十分精美,如明仇英的《寻梅图》、清冷枚的《雪艳图》、清佚名的《燕寝怡情》图、清代金累丝嵌珍珠宝石五凤钿、清孙温的《红楼梦》人物图等等。将历史文献中的“图”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图”形成比对,这会让人们对《红楼梦》服饰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当这些“图”与《红楼梦》服饰描写及作者的考证、论述结合起来时,我们对《红楼梦》服饰描写就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红楼梦服饰图鉴》这本厚重的著述,以其开阔的视野、对明清服饰的广博知识,以及与《红楼梦》服饰描写的紧密结合,为我们认识《红楼梦》服饰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开辟了新的途径,这是《红楼梦》服饰研究的新收获,是可喜可贺的。
是为序!
2025年3月1日
于北京惠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