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爸爸被揪出来了

“人贩子”姚××没能接受我推迟报到的申请,我只好专程跑了趟景山少年宫,向主管《红卫兵报》的程金香和陈永康报告,要离开编辑部,到京西挖煤了。

他们诧异地打量着我。我隐隐知道他们诧异什么。

《红卫兵报》实在是一张很平庸的报纸。前几天很偶然地上网,竟发现有人在网上拍卖它的创刊号,大约是百十块钱一张。我忍不住好奇,把那拍品的照片放大,再放大,一行一行地搜寻,主要是想找找当年我写的文章。我写过什么,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那文章,或许会藏着一点我的气息?

可怕的是,我居然没有找到。或者说,根本不敢确认,哪一篇是我写的。

它们几乎全都一个样儿!

我心里说,天哪,当年的我,也是这么写文章的吗?天天这样写,为啥还乐此不疲?

《红卫兵报》,其实就是北京中学的“四三派”和“四四派”经过撮合,实现了所谓“大联合”的产物。一九六七年三月,首都中学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四三派”“四四派”“不三不四派”,几大派别的头头儿都被“招安”了,有的进了随后成立的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稍不济的,也混个红代会常委或者是红代会委员。中学红代会实现“大联合”后,要创办一家联合后的报纸。编辑部的人员,既不要来自“四四派”的《兵团战报》的,也不要来自“四三派”的《中学红卫兵》的。有人说,就从“四三点五派”找呗,稍好听的说法,就是要找几位不左不右、持论尚且公允者来办报。编辑部的成员,大概是几个学校的学生领袖们推荐的。比如我,即是由我们人大附中“井冈山”的李××介绍过来。同样,清华附中的黄×,他的“伯乐”应该是他们学校的程金香。

一九六七年,工人家庭出身的程金香曾经作为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代表,跟着姚文元率领的中国红卫兵代表团,和谭厚兰等“学生领袖”“工人领袖”一起,乘专机访问了阿尔巴尼亚。那时的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唯一出访的中国红卫兵代表团。那场面热烈得吓人。这边是一众首长欢送,那边是阿尔巴尼亚的领袖霍查多次接见并与代表团挽手歌唱,真有点儿“红卫兵运动”走向世界的豪迈。

实际上,程金香和“文革”初起时“砸烂孔家店”起家的谭厚兰可大有不同,她是一个低调平和的学生领袖。共事一年,甭说不像后来宋丹丹演的那位豁牙的“白云”那么牛:“那家伙!那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就是访问阿尔巴尼亚的事,她压根儿再没提过一句。还有分管《红卫兵报》的陈永康,则是另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我认识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在“文革”前就已经是北师大附中的学生党员了。没想到“文革”来至,他却因质疑工作组被打成“反动学生”,继而又平反成为“学生领袖”了。富于戏剧性的是,大约过了三十年吧,我调到中国作家协会任职,一次部队作家研讨会上,发现陈永康已成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的一员。他笔名咏慷,著有长篇小说、传记文学、叙事长诗等等。

《红卫兵报》里其他几位,也都各有来历,至少当时都是各学校群众组织的“笔杆子”。没错儿,这是一份办得非常平庸的报纸。或者并不是办报的人平庸,而是所谓的“红卫兵运动”,已经进入了平庸的年代。四十五年过去,我与当年《红卫兵报》的同人们或相聚或偶遇,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到了后《红卫兵报》时代,竟一个个出类拔萃。

一九八七年底的某一天,我去听一个关于“十三大报告”的辅导报告,报告人居然就是在《红卫兵报》里以写“社论”见长的黄×!据主持人介绍,“十三大报告”的起草,他是参与者之一,这我倒不以为奇。我吃惊的是,他竟能滔滔不绝地做起辅导报告来——十九年前我们在景山少年宫一起办报纸的时候,他可是个结巴呀!……“人生何处不相逢”,诚哉斯言!大约在一九九七年,我又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厅遇见黄×,名片一递,吓了我一跳——他不但是国内某部委的总经济师,还是“发言人”!这回说话磕磕绊绊的,不再是他,而是我了!来自四中的朱××,当年就是一派出语严谨、娓娓道来的读书人模样,现在是中国法学界的重要学者,以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等方面的成果最为显著。还有一位是来自汇文中学的贾××,当年是《红卫兵报》里写文章最有文学味儿的一位。当然,那年头的“文学”,也就是在文章的篇末,学着“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来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类罢了。贾××当年的文章所引,我还记得一句,是“风吹月老天不动,浪打船头道难移”。不过,当贾××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汽车工业权威的分析师面貌出现时,已经不再“沉舟病树”,其视野之开阔、言语之中肯,与青涩时代的“舞文弄墨”判若两人。

…………

告别《红卫兵报》的最后一个夜晚,记得是和熊××、杨××一起过的。大约二十年后,熊××成了深圳的企业家,杨××则做了某省省委书记的秘书。在《红卫兵报》时,熊××是令我折服的一个,过去我只是知道北师大二附中的文科班是全市闻名的,心想挂了文科班的牌子而已,又能牛到哪儿去?及至认识了熊××,才从心底里服气了。我们的话题一涉及文史,我就不能不为自己读书之少而羞愧。年纪稍小的杨××谦逊而随和,在两位老大哥面前似乎总在呵呵地笑。我记得那晚我们校对、拼版直到付印,凌晨四点多钟才完活。以往,到这时候,骑车来的,就可以回家了。可那天凌晨,忙了一夜的两个伙伴都没有走。他们知道,我是要等五点半才开始营运的头班车。他们都说,这可是你最后一次和我们一起出报啦,陪陪你!

于是,大家就在那间校对小屋里聊。

五十几年过去了,聊的啥几乎全部忘记。但不会忘记的话题是,我们说起这印刷车间里的一个工人,就是我在《北京日报》印刷车间认识的、在巨大的海德堡滚筒印刷机里钻来钻去的那个工人——胖乎乎的,永远戴着一个大帽檐的棒球帽,永远一副和气快乐的模样。

这次来印报纸,却没能再见到他。

“说他死啦,上吊自杀了!……那天被揪出来了,是个特务!”

这消息是谁说出来的,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在“啊”的一声之后,似乎只有谁说了一句:“×,真没想到!”

片刻的沉默之后,话题被另一个话题所取代。没有一个人对“棒球帽”是“特务”提出怀疑。我也是。

其实我心里好喜欢这个人,用今天的说法,那是一个很“阳光”的中年汉子。不只是因为他操控机器之娴熟,而是因为这娴熟里透着自信,而这自信带来的愉快,又被他毫不吝惜地和我们分享。

“小伙子们歇着去吧!”印刷机的滚筒轰隆隆转动起来时,他每次都要从传送带上取出一张报纸,眯起眼睛专注地审视。随后,习惯性地扬起右手,用大拇指捏着食指一挥。

多少年后,我才明白这手势意味着“OK”,甚至成了今天的时髦。在那年月,他可不敢喊出来,或许这动作只是他的习惯而已。当然,或许恰是这手势透露出了他的某些信息,致使他不得不“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多少年后,当“秒杀”成了一个时髦用词的时候,我又想起这个汉子。我才知道,他所具有的那种气场、魅力,说他当时“秒杀”了我,或不为过。

可是,既已“自杀”,就已盖棺论定,他不是好人。

我们居然谁也不再多说什么。

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事,是因为那天早晨走进人大东门时,恰恰听到人大“三红”的高音喇叭发出“战报”——我爸被当成“特务”给揪出来了。

听到高音喇叭播出激越亢奋的前奏曲时,我刚刚下了32路汽车。清晨的北京,清爽宜人。人民大学的院子里,从早到晚都充斥着高音喇叭义正词严的呼喊,有时是“人大三红”的“战报”,有时是“新人大公社”的“告捷”——你揪出一个“叛徒”,我就揪出一个“特务”;你批我是叛徒的“保护伞”,我就批你是特务的“大本营”。人民大学家属楼林园的楼群间,也不时有披坚执锐的学生走过。有几次听到悲壮的《国际歌》和哀乐轮番响起,我知道,在大操场那边,“三红”或“新人大”,又有一位学生在武斗中“牺牲”了。更多响起的,则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那就是要揪“叛徒”或是“抓特务”了。每次我听到都会心惊肉跳一下,然后就竖起耳朵倾听,心想该不会轮到我爸了吧?

这一次是真的把我爸给揪出来了。当时想到的,是两年前看完了俞××挨斗,回到自己班的教室,我成了被红卫兵们“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链”锁住的“狗崽子”。刚刚,两个小时前,在《北京日报》印刷厂里还和熊××杨××说起“棒球帽”,没过两个小时,回到自己家里,我爸却也成了“特务”。然而听了几遍高音喇叭里欢呼的“革命战果”,甚至听到直呼父亲的名字,嘶喊着“打倒”,我竟又像是毫无感觉了。往高雅里说,叫“惯看秋月春风”,往俗里说,叫“死猪不怕开水烫”。我从容地绕过红一楼红二楼红三楼,走到林园五楼前的小径上。

在单元门口,我碰见了经济系的教授徐禾。徐伯伯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是在五年之后才走红的。直到一九七七年我考上北大,它依然是政治经济学教材之一。当时我不知道徐伯伯属于人大的哪一派,犹豫了一下,按惯例喊他一声徐伯伯。他微笑着应了一声,似乎对喇叭里的呼喊也见怪不怪。此时天空上正回荡着“打倒大特务陈朝宝”的口号声。

姐姐陈中闻声从里屋迎出来,带着哭腔说:阿建,“三红”太坏了,说咱爸是特务!你听见广播没?

我说:嘿呀,管他呢,一天揪仨!“新人大”也天天揪人家“三红”的呢!……

我爸参与的群众组织,是“新人大公社”。

姐姐呜呜地哭起来,说:“你有良心没有?‘三红’整咱爸,你都不当回事儿……”

话音未落,“新人大公社”的高音喇叭也开始广播他们“揪特务”的“战报”了。

我得意地说:“你听!”

我告诉姐姐,昨晚我出门前,就看见咱爸正收拾他的洗漱用具呢。

父亲在人民大学函授学院教书,“文革”前,出差到各地的函授站讲课已如家常便饭。但“文革”开始,一切已被砸得稀烂。即便当时,党中央已号召“复课闹革命”,也只在中小学推行,大学里还是纷乱一片。昨晚,他又找出那个常用的手提包,往里面塞着毛巾牙具之类,这是要去哪儿?

我和姐姐这才恍然大悟。父亲昨晚就料到“三红”要抓他了。

“说不定,他这会儿早躲到‘新人大’那楼里去啦!”

姐姐这才破涕为笑。 7T0ouP6+//TCPLw+Dqv5n9bTNhgJS5EpBzZ7iA0i4YD12lg26F3KYZ+QJkdsEH5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