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迈入艺术殿堂的“扶梯”(代序)

杨子耘

1948年,丰子恺先生在厦门佛学会发表演讲,题目为《我与弘一法师》。在这次演讲中,丰先生非常形象地谈到了“人生”这个话题,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

可以说,《西洋美术史》就是丰子恺先生为广大“居住在一层楼的”芸芸众生搭建的一架“通向二层楼”艺术殿堂的扶梯。丰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内容涉及绘画、散文、诗歌、艺术理论、翻译,以及图书装帧设计等,这些,又何尝不是一架架引领大家更上一层楼的扶梯呢?!丰先生的《音乐入门》,半个多世纪来一版再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之高、艺术生命力之强,堪称绝无仅有。不少闻名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谈起这本书,称自己就是读了这本书而走上音乐之路的。《西洋美术史》也是这样。这本书最初由开明书店于1928年4月出版,这已是九十多年前的事了。这一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丰子恺先生翻译编撰的三部艺术理论作品——《艺术概论》《现代艺术十二讲》,以及这本《西洋美术史》。

将《西洋美术史》比作一架“扶梯”应该说是十分恰当的。这本书分古代美术、近代美术、现代美术三部分,以时间的顺序阐述了西方美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演绎,其中包罗了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以国家、以地域、以流派一一加以介绍、分析、评述。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或其他艺术爱好者,或者说那些“在第一层住得有点不耐烦的人”,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好书。而且,以丰子恺先生那散文家的文笔,艺术家的视野,即使使用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语言文字,即使阐述的是美术史这样的理论,仍然显得通俗流畅,浅显易懂。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丰先生写《西洋美术史》,是参考了外文书籍后编撰的,其中当然包括他自己的艺术观,而不是直接的翻译。这样,《西洋美术史》又可以说是一本由被朱光潜先生称作“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的人来阐述的美术史。

《西洋美术史》原来配有不少插图,以前重版时要么从原来的开明版上直接复制(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有限,画面都极不清晰),要么干脆将所有插图全部删除,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花费了很大精力,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精美的插图,使读者能够更加感性更加直观地来阅读这部美术史,这就好比在丰子恺先生搭建的这架“扶梯”上,又安装了实用而美观的扶手,使得迈入“二层楼”这座艺术殿堂更为轻松便利,这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好了,现在就请读者翻开书页,开始走上“扶梯”吧。要上“二层楼”的读者可能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而艺术殿堂的大门已为您敞开,快上去看看吧。 7qYixnwACdOAPL0e67gjZ3T7X/ogk9gxXaSLh06MoEZQjsOkXuRTI2I8ei6BdC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