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强大的AI面前,在信息和记忆面前,人类的血肉之躯无法跟它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库相抗衡,但是我们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信息量和记忆,而在于意识,有主观能动性,有批判性和创新性。想通这一点,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刻意夸大AI的威胁。AI是一个人人都能用的工具,关键就在于如何使用,打开这个工具的钥匙就是我们如何向AI提问,以收获一个高质量的回答。
不同的人使用DeepSeek,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这很正常。因为DeepSeek回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令的质量,也就是提问的质量。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优质的指令可以让DeepSeek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更好地执行任务,并精准地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相反,一个不好的指令则可能让DeepSeek误解你的意图,正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正如OpenAI创始人所说:“能够出色编写指令跟聊天机器人对话,是一项能令人惊艳的高杠杆技能。”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能否写好指令已经成为未来人才竞争力的分水岭。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因为AI时代的到来而失业,有的人却被公司以百万的年薪来求取。
有了AI这样的工具,将会十倍、百倍地拉大会提问和不会提问的人之间的鸿沟。提问本身就是人类独有的意识光辉,是独有的能力。我们常常说:好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当你知道提什么问题的时候,答案就快水落石出了。问题的质量决定了提问者思维的层次、高度、境界和对问题本质的洞察;从一个人提的问题,就能判断出他在什么层次上;一个具有良好提问能力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人无法提出超出认知范围以外的问题,使用者的认知上限决定了AI的输出上限。正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里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首先就在于会思考,本质就在于会发问,提问一次又一次地驱动着人类的内在认知,从而获得外在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AI时代,我们要更加重视和训练自己提问题的能力。
AI工具遵循一套自己独特的提问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因为没有系统地训练过向AI提问,所以在开始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期待和依赖AI
人们往往会过度期待AI的智能水平,认为AI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复杂的语境、情感和含义。然而,大多数AI仍然是基于模式匹配和统计学习,其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2)语境理解不足
AI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某些复杂的语境,尤其涉及歧义、隐喻或文化背景的问题。人们需要在提问时尽量精准地交代,以免误解。
(3)不了解AI的能力范围
有时人们会将超出AI能力范围的问题交给AI。例如,要求AI做情感判断、情绪表达、伦理决策或对未来事件的预测。
(4)过分信任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过分信任AI提供的答案,而不经过进一步的验证。但有的时候,它真的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5)误认为AI是绝对权威
尽管AI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它并不是绝对权威。人们需要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而不仅仅依赖于AI的回答。
(6)忽略对AI的训练和改进
人们可能只关注单次交互中的答案,而不注意通过与AI的交互来帮助AI学习和改进。持续的反馈、交互和喂养有助于提高AI的表现。
为了避免以上误区,向AI提问是要遵循一套自己独特的提问方式的,我经过总结和实践,提炼了一个万能的提问公式(这里以DeepSeek为例):
AI万能提问公式=角色设定+背景信息+任务目标+输出要求+输出规则
这个万能的提问公式就是指令公式,包含5个关键要素,分别是角色设定、背景信息、任务目标、输出要求和输出规则。
(1)角色设定
角色设定是指在输入指令时,通过给它假定一个角色,以赋予它相应的能力素质。具体来说,DeepSeek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大语言模型。我们和DeepSeek交流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和背后的语言模型产生交互的过程。
不同的角色设定,会触发DeepSeek调用相对应的模型回复。这一点非常重要,DeepSeek已经集成了人类历史上各领域无数个优秀大脑。在具体的问题中,如果角色设定得越靠近,就越能够精准代入角色,就像哆啦A梦的时空隧道,带你穿越时空去连接那个最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大脑。
如果我想设计一个推广方案,就可以把DeepSeek设置成为一个资深的广告商。角色设定是这样的:我想让你充当广告商。你将创建一个活动来推广产品,此次主题是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推广一种新型运动鞋的广告活动。
(2)背景信息
背景信息是指在输入指令时,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让AI更好地理解上下文。
这是因为大语言模型本身是不具备记忆功能的。就好比你突然被拉去开会,但是会议信息什么都没有,在会上面对别人的提问和讨论,你一定会不知所以,一头雾水。
如果在开会前有人给了你一个会议介绍,里面详细列出了会议背景、会议目的、会议参与人员、会议流程、需要你做哪方面的发言,你就能更好地应对这个会议,在会议中有更高质量的发言,因为他给了你充足的上下文补充信息。
人类需要上下文,AI同样也需要,而且相关性、准确性越高,对方越能给你精准的答复。这里就需要把上下文的背景信息都用指令来表达清楚,这样它就能给你更好的答案。
你想通过减糖开始健康的生活,希望向AI提关于减糖养生的问题。如果你能够给对方更多的背景信息,比如明确指定时间范围,像春节期间,这样它就会给你与该时间范围相关的信息和建议,是不是很贴心?
(3)任务目标
任务目标是指在输入指令的时候,要给AI布置一个明确的任务,设定一个具体清晰的目标,防止生成的结果有歧义且偏离主题。
如果你的任务目标指令越来越具体,有字数的要求,明确主题是什么、什么用途,就能够让AI给出贴合你的需求的答案,而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或者词不达意的情况。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设定任务目标:我现在正在写一份给8~12岁的小学生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量子计算,请提供三种开头方式,要求符合学生们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吸引他们继续专注地听下去。
(4)输出要求
输出要求是指在输入指令时,可以对DeepSeek提出更加具体的指示,如输出的格式、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以便它产出的内容符合你的输出要求。比如,你可以这样向AI提出输出要求:请帮我收集各大AI工具,并帮我生成表格。第一行,序号;第二行,AI的类型;第三行,AI工具;第四行,官网网址。
这样一来,它会给你输出一个有序的表格来,这总比给你一堆数据,让你找得头疼要强很多吧?
(5)输出规则
这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指令,指在输入指令时提示DeepSeek按照你设定的规则和路径来输出。这样一来,要求就更加具体,结合已有的成熟的、公认的定律、规则、方法,如SMART原则、迪士尼策略、费曼学习法、二八法则、番茄工作法、SWOT分析法等。你是不是有种特殊定制的感觉!
好了,我们一起来开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