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芥川龙之介

在芥川龙之介出生9个月以后,他的母亲就精神失常了。这不禁令人想到,其母对他短促的一生所造成的影响。在他早期的那些作品里,这一点还不是特别显著,刚步入文学创作一途的芥川龙之介,人们在读到他那些言简意赅的小说之后,甚至会产生一种他是一个心态乐观的成熟的人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能依靠着这些作品,找出他在35岁时服药自杀的理论根据。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同时具备两种相互排斥的风格,这大约是他人格中存有的某种分裂倾向的表现。那些取材于古典传说的作品,特别容易令人联想到中国古典作品的风格,譬如《唐人传奇》《聊斋志异》《二刻拍案惊奇》等。这大概跟他出生后没多久便被送到舅舅芥川家有一定关联,因其舅舅家是标准的日本传统家族;而他的其他一些作品,譬如带着浓郁自传风格的《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便全然是备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带着强烈的颓废情绪,与此同时,也特别能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充分展现出来。

这一本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集,是以他生前结集出版过的《罗生门》为基础的,除此以外,还尽所有可能收集整理了一部分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作品。期待读者读过这些作品以后,能对芥川龙之介这位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极其特殊的艺术家有足够的了解。

中小学时期的芥川龙之介爱好江户文学和《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作品,同样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35年到东京帝国大学读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前后两次创办《新思潮》复刊,将文学新思潮注入那时候的日本文坛。在那段时间里,芥川龙之介前后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子》(1916)、《山药粥》(1916)、《手绢》(1916)等,使自己文学新星的地位得以确立。

1916年大学毕业之后,芥川龙之介曾到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担任教师,然而没多久就离职了。1919年入职大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社》视察员的身份前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长沙、郑州、洛阳等地,回国之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作品。从1917年到1923年,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分别以《罗生门》《烟草和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为书名,先后六次结集出版。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最初以历史题材为主,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还有一些作品带着浓郁的寓言风格,不过后来开始转向写明治时代的社会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一段时间后,开始创作现实题材,如《橘子》《一块地》以及《秋》等。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在艺术上重视技巧,风格古雅纤柔,注重格式与结构的完美结合,还有文字的精悍朴实。他关注社会道德和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风格小说《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小说《河童》,无情地讽刺了当时日本社会开始资本主义化的种种现象。

芥川龙之介一生非常短暂,他的艺术创作时间也很短,然而他在短篇小说领域,能称作日本文学的一个标杆。起码在这点上,芥川龙之介是一位难得一见的艺术天才。

1927年7月,芥川龙之介服药自杀,终年35岁。 mVGj7kIU8dyXd2Sfl1sefWUI9QFQTwnLBa88XPFWTPKPXMtceV02H6s6RZDmhF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