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一种证据是较为容易被理解与接受的,那就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因为我们对情绪的现象更加熟悉,它总是会在身体上引起短暂而不是固定的反应。
每一种情绪都会不同程度地在身体上有所表现。每个人的情绪都会以某种行为形式表现出来,也许是一种姿势、一种话语表达的态度、一种表情,很多时候仅仅是身体某个部位比如膝盖的颤抖等等。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脸色由红变白时,这个人的血液循环就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发生了变化。愤怒、焦虑、不安这类情绪,都会表现在人的身体上。而身体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的。一个人害怕时,身体会发抖,另一个人可能是出现惊恐的表情,第三个人也许是流冷汗、呼吸急促、说不出话,恐惧有时候还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如呕吐、昏厥等现象。对不同的人,同一种情绪会在身体上引起不同的反应,比如一些人是膀胱功能的改变,有些人是性器官受到刺激,这也就是很多罪犯在犯罪后会去召妓或者去找自己的女友的原因。很多心理学家都宣称,性和焦虑是紧密相关的,而另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两者之间毫无联系。他们大多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自己的观点。
以上各种反应属于类型不同的个体,很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这些类型的身体反应,我们也得到暗示,去注意家族的弱点与特质。因为同样的身体反应,也会出现在同一家族其他人身上。最有趣的还是观察心灵怎样利用情绪激发出某种身体状态。通过情绪在人的身体上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心灵是如何对不同环境做出反应的。当一个人发脾气了,这个人是希望能尽快解脱出来的,但他通常选择的方法会是针对对象采取带有暴力色彩的行为,例如辱骂、攻击、羞辱。同时,愤怒情绪有时候也会导致一些人出现身体器官无法活动的现象。还有一些人会胃部出现问题,或者脸部充血,严重的会导致头痛等症状。我们经常会发现,偏头痛以及习惯性头痛与极端情绪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在愤怒的情绪下,会出现三叉神经痛或引发癫痫。
至今还没能完全探索清楚心灵是如何影响人的身体的,所以无法对此做出准确完整的描述。但可以确定的是,紧张的情绪对自主神经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影响。拍桌子、咬嘴唇或者撕扯什么东西,只要这个人紧张了,就必然会通过某种行为来展现。这些行为告诉我们,这个人已经无法承受环境造成的压力了。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突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肌肉颤抖,也是紧张的表现。紧张还能通过自主神经传导到全身,在情绪爆发时,整个身体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现在的问题是,紧张的表现并非在每一点上都十分清晰,我们在讨论这些病症时,都是那些已被发现的现象。如果仔细检查,就会发现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这些身体的反应都是心灵与肉体活动的结果。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分析心灵与肉体之间的互动,因为这两者都是我们关心的人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据此我们当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方式以及与其对应的情绪倾向,会持续对身体产生影响。儿童如果能更早地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我们也有足够的经验,那么我们就能对他们在未来生活中的身体表现有所预见。具有足够勇气的人,会把这种性格特质表现在自己的身体体质上。这个人的身体体型会很不一样,如发达的肌肉、自信的姿态。态度很可能对身体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也许是一个人拥有健美的身体的部分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勇敢者的表情也是跟普通人不同的,由此导致他的整体外形异于常人,甚至会影响到他的骨骼结构。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忽视心灵对大脑的影响。在这一点上,病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案例,例如大脑右半球受损后,会导致读写能力的丧失,但这种能力能够通过对大脑其他部分的训练而得到恢复。经常能看到,那些中风患者,大脑受到了永久性损伤,可是大脑的其他部分却能够弥补受损部分丧失的功能,使得大脑能继续承担对身体的控制。这种案例对个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教育应用非常重要。如果心灵能对大脑施加类似的影响,如果大脑只是心灵的工具——尽管是最重要的工具,但依旧是工具——我们就有可能找到改善与进一步开发这种工具的方法。那些天生大脑就有缺陷的人,完全不需要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受到这种缺陷的限制,他们也可以找到让自己的大脑适应生活的方法。
那些确定了错误目标的心灵——比如那些没能很好地发展合作能力的人——对大脑的发展也无法施加好的影响。那些缺乏合作兴趣与能力的儿童,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智力与理解能力的不足。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初四五年里建立起的生活方式,会在其成年后影响到他的言行举止。而且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他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怎样的。由此我们能发现他的合作能力的缺失,从而帮助他校正自己。在个体心理学领域,我们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