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2021年9月26日,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根据该报告,我国的网民数量从10年前的5亿人增长到现在的10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70%。由此可见,网络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创新的增强,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里,知识产权的民事司法保护是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的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而这些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提高了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程序的规范性和完备性,加大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和鼓励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积极维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出现,新类型案件增多,审理难度增加,网络环境下新类型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保护范围依然面临新的挑战。本书以当前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确认不侵权之诉、诉前行为保全、知识产权领域的禁诉令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希望本书的研究能够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本书分工:第一章,相庆梅;第二章,梁喆旎;第三章,段晓琪;第四章,史云朋;第五章,穆启鹏;第六章,薛丽丽;第七章,蔡珊姗;第八章,杜怡晴;第九章,洪图。 K7/M+qEL4Vdl52DVibEIFqsyf3EECansneFUH+TED0ggVzFT7w3AOlOniotsC9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