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一带。“紫笋”一名,因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在唐代,顾渚茶被列为皇家贡茶,称顾渚紫笋或湖州紫笋,名声很大,被历代文人誉为“茶中极品”。据史料记载,1200多年前,在顾渚山上建立了第一座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旗旒飘扬,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紫笋产制规模之大,“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制茶工场有“三十间”,烘焙灶“百余所”,每岁朝廷要花“千金”之费生产万串(每串1斤)以上贡茶,专供皇室王公权贵享用。
每年初春时节清明之前,贡焙新茶——“顾渚紫笋”制成后,快马专程直送京都长安,呈献皇上。茶到之时,宫廷中一片欢腾,故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等诗句。从唐代开始,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顾渚紫笋茶作为贡茶可谓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顾渚紫笋可谓中国贡茶之最。
禹贡通远俗
,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
亦有奸佞者
,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
,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
扪葛上欹壁
,蓬头入荒榛
。
终朝不盈掬
,手足皆鳞皴
。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
,使者牒已频
。
心争造化功,走挺麋鹿均
。
选纳无昼夜
,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
,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
。
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
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
,又惭复因循。
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
使君爱客情无已,
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
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
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不停探,
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匐谁兴哀,
喧嗔竞纳不盈掬
。
一时一晌还成堆,
蒸之馥之香胜梅
。
研膏架动轰如雷
,
茶成拜表贡天子
。
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
。
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
到时须及清明宴,
吾君可谓纳谏君。
谏官不谏何由闻,
九重城里虽玉食。
天涯吏役长纷纷,
使君忧民惨容色
。
就焙尝茶坐诸客,
几回到口重咨嗟
。
嫩绿鲜芳出何力,
山中有酒亦有歌。
乐营房户皆仙家,
仙家十队酒百斛。
金丝宴馔随经过,
使君是日忧思多。
客亦无言征绮罗
,
殷勤绕焙复长叹。
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凤辇寻春半醉回
,
仙娥进水御帘开
。
牡丹花笑金钿动
,
传奏吴兴紫笋来
。
明·唐寅《斗茶图》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
明·文徵明《品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