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茶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休歙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明中叶以后,松萝茶开始崛起,明人许次纾的《茶疏》中提到松萝茶,并评价松萝茶质量为上等:“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于岕颉颃。往郭次甫亟称黄山,黄山亦在歙中,然去松萝远甚。”关于松萝茶的由来,清朝《亦复如是》一书中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制艺名家焕龙到松萝山,问茶产于何处,僧引至后山,只见石壁上蟠屈古松,高五六丈,不见茶树。僧曰:“茶在松桠,系衔茶子,堕松桠而生,如桑寄生然,名曰松萝,取茑与女萝旗于松上意也。”又问摘采之法,僧以杖叩击松根,大呼:“老友何在?”当即就有二三只巨猿跃至,依次攀树采撷茶草。松萝茶也因而得名。
东南产茶非一乡,
卢仝当日推阳羡
。
月团云腴那易致
,
山荈野蔎市井遍
。
今人饮茶只饮味,
谁识歙州大方片
。
松萝山中嫩叶萌
,
老僧顾盼心神清。
竹籯提挈一人摘
,
松火青荧深夜烹。
韵事倡来曾几载,
千峰万峰丛乱生。
春残男妇采已毕,
山村薄云隐白日。
卷绿焙鲜处处同,
蕙香兰气家家出。
北源土沃偏有味,
黄山石瘦若无色。
紫霞摸山两幽绝,
谷暗蹊寒苦难得。
种同地异质遂殊
,
不宜南乡但宜北。
夐岩汪子真吾徒
,
不惟嗜茶兼嗜壶。
大彬小徐尽真迹,
水光手泽陈以腴。
瓶花冉冉相掩映,
宜兴旧式天下无。
有时看月思老夫,
自煎泉水墙东呼。
郝髯陆羽无优劣
,
茗槚微茫触手别
。
灵物堪令疾疢瘳
,
今年所贮来年啜。
怜予海岸病消渴,
远道寄将久不辍。
二君俱是新安人,
我愿买山为比邻
。
一寸闲田亦种树,瓯香碗汁长沾唇,况复新安之水清粼粼。
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大方所创造。予理新安时,入松萝亲见之,为书《茶僧卷》。其制法,用铛磨擦光净
,以干松枝为薪,炊热候微炙手,将嫩茶一握置铛中,札札有声
,急手炒匀,出之箕上。箕用细篾为之,薄摊箕内,用扇搧冷,略加揉挼
。再略炒,另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
(龙膺《蒙史》)
苏州茶饮遍天下,专以揉造胜耳。徽郡向无茶,近出松罗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
,大方居虎丘最久
,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罗结庵
,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
,价倏翔涌
,人因称松罗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
,不能伯也。松郡佘山,亦有茶与天池无异,顾采造不如。近有比丘来
,以虎丘法制之,味与松萝等。老衲亟逐之曰,无为此山开膻径而置火坑
,盖佛以名为五欲之一,名媒利、利媒祸,物且难容,况人乎。
(冯
时可《茶录》)
新安桑梓之国
,松萝清妙之山,钟扶舆之秀气
,产佳茗于灵岩。素朵颐于内地
,尤扑鼻于边关。方其嫩叶才抽,新芽初秀;恰当谷雨之前,正值清明之候。执懿筐而采采
,朝露方晞
;呈纤手而扳扳
,晓星才溜。于是携归小苑,偕我同人
,芟除细梗
,择取桑针。活火炮来,香满村村之市;箬笼装就
,签题处处之名。若乃价别后先,源分南北。孰同雀舌之尖
,谁比鹦翰之绿
。第其高下,虽出于狙侩之品评
;辩厥精粗,即证于缙绅而允服
。既而缓提佳器,旋汲山泉,小铛慢煮,细火微煎。蟹眼声希,恍奏松涛之韵;竹炉候足,疑闻涧水之喧于焉。新茗急投,磁瓯缓注,一人得神,二人得趣。风生两腋,鄙卢仝七椀之多
;兴溢百篇,架青莲一斗之酗
。其为色也,比黄而碧,较绿而娇。依稀乎玉笋之干,仿佛乎金柳之条。嫩草初抽,庶足方其逸韵;晴川新涨,差可拟其高标
。其为香也,非麝非兰,非梅非菊。桂有其芬芳而逊其清,松有其幽逸而无其馥
。微闻芗泽
,宛持莲叶之杯;慢挹馚馧
,似泛荷花之澳。其为味也,人间露液,天上云腴
。冰雪净其精神,淡而不厌;沆瀣同其鲜洁
,洌则有余。沁人心脾,魂梦为之爽朗;甘回齿颊
,烦苛赖以消除
。则有贸迁之辈,市隐者流,罔惮驰驱之远,务期道里之周。望燕赵滇黔而跋涉,历秦楚齐晋而遨游。爰有赏鉴之家,茗战之主,取雪水而烹,傍竹熜而煮
。品其臭味
,堪同阳羡争衡
;高其品题,羞与潜霍为伍
。尔乃驾武夷、轶六安、奴湘潭、敌蒙山,纵搜肠而不滞,虽苦口而实甘。故夫口不能言,心惟自省。合色与香味而并臻其极,悦目与口鼻而尽摅其悃
。润诗喉而消酒渴,我亦难忘;媚知己而乐嘉宾,谁能不饮。
(《松萝茶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