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湛、王敬伯、梁芳,三人都热衷于修仙问道,因此结为好友。隋朝大业年间,三人相约前往白鹿山修行寻道。初入山时,三人颇有壮志,以为只要努力修行、日积月累,自然能学会炼丹化银的法术,制出不死之药羽化飞升。
三人辛苦修行十数年,采气炼丹从不懈怠,手脚上都磨出了厚茧,却没有任何成果,梁芳也离开人世。这一切让王敬伯心灰意冷,王敬伯对裴湛说道:“我之所以离开俗世、忘记家庭,不听那丝竹之声,不食那肥厚荤味,不看那奇异美色,抛却豪华的府邸,去住简陋的斋房,鄙弃红尘的欢愉,而甘于寂寞,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乘云驾鹤,游戏于蓬莱仙山吗?纵然不能如此,那也要修得长生,与天地同寿。可如今看来,仙海无涯,长生无望,我日日于山中清修,却难免一死。”
王敬伯接着说道:“如今我的志向改变了,我要下山去,要骑肥壮的黄马,要穿暖和的裘衣,要欣赏音乐,要坐拥美人,我要游遍长安与洛阳,玩够了之后再去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纵然再不能休憩于仙山,饮酒于瑶池,不能以龙为御,以霞为衣,以鸾凤为歌舞,以仙人为伴侣,又如何呢?我能身居高位,能在凌烟阁上留下画像,也就够了!我是如此打算的,裴兄你呢?可不要白白地老死于深山啊!”
裴湛不为所动,对王敬伯说道:“我已经是梦醒之人,不会再迷恋尘世了。”裴湛几番挽留,但王敬伯去意已决,一人下山去了。当时已是贞观初年,王敬伯凭借家世和从前的官职,被任命为左武卫骑曹参军,大将军赵朏将女儿嫁给了他。
王敬伯官路顺遂,数年后升迁为大理寺廷评,身着大红官服,奉命出使淮南。王敬伯皇命在身,威风凛凛,其他的船只看到了他的船都会避让,不敢行驶。
这日船经高邮,细雨蒙蒙,忽有一渔船从王敬伯船前驶过,渔船中坐着一位老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这渔父划桨迅捷,渔船离去快如疾风。王敬伯暗道:“我是天子特使,威震远近,这渔父竟敢抢我的船头?”疑惑之下向渔父细细瞧去,没想到这渔父竟是裴湛!
王敬伯急忙下令追了上去,请裴湛将渔船泊在岸边,进了船舱坐下。
多年未见,王敬伯心绪翻涌,握着裴湛的手说道:“兄弟你久居深山,抛却功名利禄,竟到了如此地步。风不可系,影不可捉,古人尚且厌倦黑夜漫长,知道秉烛夜游,兄弟你却虚度白昼光阴。我出山多年,如今已是廷尉评事,前些日子因为审案公允,得天子赐服。如今淮南有疑难重案,天子命能明察秋毫的官员再审一遍,我侥幸被陛下选中,才有了这次出行。我虽不敢说是官运亨通,却也比山中老叟强上不少。兄弟你竟然同往日一样甘于劳苦,也是奇怪。你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我,我必定满足你。”
王敬伯这番话难免吹嘘,裴湛却不以为意:“我乡野之人,闲云野鹤,你不必拿你那腐鼠一样的官位来吓唬我。我沉你浮,就如同鱼鸟各有其舒适的生活,何必炫耀?人世间的东西,我也可以送给你,但你有什么出尘的东西可以送给我呢?我在山中也有些朋友,有一位在广陵卖药,我也常在那里休憩。在广陵青园桥的东边,有数亩樱桃园,园北有个供车马出入的门,即是我的居所。你如果忙完公事,可以到这里来找我。”
说完这番话,裴湛便洒脱离去。
王敬伯到广陵十余日后,终于得了空闲。这日,想起裴湛的话语,便出门寻他。到了樱桃园后,打听之下果然有一北门,乃是裴宅。有人引着王敬伯进了门,刚开始周遭环境尚还荒凉,但越走则景致越佳。行了数百步,到了大门外。只见门内重楼叠阁,花木鲜秀,恍如仙境。又见那杨柳依依,景色妩媚妍丽,非言语可形容。一阵香风袭来,令人神清气爽,似飘然于云间,远离世俗,王敬伯只觉自己如那腐鼠一般,自己的仆从更是蝼蚁之辈。
忽然,传来一阵宝剑与玉佩相撞之声,两个青衣侍女走了出来,说道:“主人来了。”不一会儿,一个衣冠卓然、容貌奇丽之人走了出来,王敬伯上前拜见,才看清这人竟是裴湛。裴湛宽慰王敬伯道:“俗世中仕宦之人,久食荤腥,心中愁欲之火旺盛,负担着这些前行,也是苦了你。”
随后拱手作揖,请了王敬伯坐于中堂,只见窗户栋梁都以异宝装饰,屏障上都画着云鹤。四个青衣侍女捧着碧玉盘款款而来,盘中器物、杯中美酒都非人间所有。天色渐暗,裴湛命人将座位摆得更近一些,点了华灯,照得满屋明亮。席间有二十个乐师,皆为绝色。
裴湛对仆人说道:“王评事是我当年在山中修行时的朋友,他修道之心不够坚定,离开我下山之后已有十年,如今仅是廷尉的属官。他俗心已定,得让俗世间乐伎来奏乐。不过我看这周遭并无值得相召的乐伎,看来得要召士大夫之家已嫁了人的女子来才行。如果周围仍没有合适的,五千里范围内的都可选择。”
仆人连连点头,转身离去。席间歌伎们的乐器尚未调好,仆人已回来复命,只见那仆人带着一女子从西边台阶登上,缓步来裴湛席前拜见。裴湛指着王敬伯,对女子说道:“快来参见评事。”王敬伯急忙谢礼,才发现这女子竟是自己的妻子赵氏!王敬伯与赵氏皆惊骇不已,却不敢说话,只能用目光不停地看向对方。
裴湛令赵氏坐在玉阶之下,一个青衣侍女捧着玳瑁筝走了过来,将玳瑁筝递给了赵氏。这玳瑁筝本是赵氏最为擅长的乐器,于是裴湛又令赵氏与众歌伎合奏助兴。王敬伯偷偷将案几上的黑李扔给赵氏,赵氏会意,将黑李系在了衣带上。歌姬们所奏的曲子,赵氏不能跟上,裴湛便吩咐乐师们配合赵氏演奏,赵氏所奏之曲虽不是《云门》《大韶》这样的古乐,却也清亮婉转,一时宾主尽欢。
一夜过去,天色将亮。裴湛唤了此前的仆人送赵氏归家,对赵氏说道:“这里是九天画堂,常人是到不了这里的。我与王敬伯曾是方外之交,我怜惜他为俗世所迷,投身愁欲之火,为自身智识所害,浮沉于生死海中不得靠岸,所以安排了他到这里来,希望能唤醒他。今日的聚会再难有,夫人能来此云游,也是宿命。云山万重,来去辛苦,夫人不必推辞。”于是赵氏拜别而去。
裴湛又对王敬伯说道:“你在此处待了一夜,大概会惊动郡守,还是赶紧回到馆驿去吧,如果你没回京城,得空了可以来此处寻我。俗世之路漫长,万种烦恼缠绕,你要珍重。”王敬伯听了此言,拜谢离去。
五日之后,王敬伯将要返回京城,离开前他悄悄地去了樱桃园北,准备向裴湛道别。可到了樱桃园,却发现车马门处并无住宅,只一片荒烟蔓草,并无人烟,只能惆怅归去。到了京城完成公务,王敬伯刚回到家中,就被赵氏的亲族争相痛骂:“我们赵家的女儿确实笨拙,不配嫁给你,但你既已娶了她,她上敬你的祖先,下为你抚育子女,你为何要用妖法戏弄于她,将她弄到千里之外弹筝,供人取乐!你不要狡辩,她带回来的那颗李子还在,可见她说的话都是真的,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王敬伯只得把事情的始末细细说了一遍,对赵氏亲族说道:“这件事情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定是裴湛修道有成,用这种方法来对我炫耀。”赵氏也记得离去时裴湛对她说的话,所以心里也不责怪王敬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