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唐代小说中影响广泛的名篇众多,比如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等这些名作都是以单篇出现,《玄怪录》却是以小说集的形式出现,并且是唐代最为重要的小说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价:“造传奇之文,会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是隋朝仆射牛弘后裔。其祖父牛绍、父亲牛幼简皆官职不显。贞元年间,牛僧孺进士及第。元和三年(808年),登贤良方正科,对策第一。长庆年间,牛僧孺官至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成三年(838年),牛僧孺官拜左仆射,后于会昌二年(842年),贬为循州员外长史。唐宣宗即位后,移衡州、汝州长史,迁太子少保,又转太子少师。大中二年(848年),六十九岁卒。

牛僧孺是中唐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与李德裕在政治上见解不同,各自结成党派势如水火,世称“牛李党争”,牛李党争连绵四十余年,使朝政混乱不堪,唐文宗曾感叹:“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即便如此,牛僧孺因其个人品行尚可,仍受到了人们的褒扬,《旧唐书·牛僧孺传》中称赞他“贞方有素,人望式瞻”。

牛僧孺自幼好学博文、少有文名,《全唐诗》有其诗作四首,《全唐文》有其文一卷,但其诗其文的影响和重要性远不如其爱好之作——《玄怪录》。根据《玄怪录》的内容来看,《玄怪录》应大部分创作于牛僧孺青年时期,少部分创作于晚年时期。唐代小说风气浓厚,牛僧孺位高才重,《玄怪录》在当时就广受欢迎,出现了不少模拟之作,最为出名的便是《续玄怪录》。

《续玄怪录》的作者李复言,生平不详。关于李复言其人,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其为中唐时李谅,字复言,为贞元十年(794年)进士,与白居易、元稹都有来往;一是认为其是开成五年(840年)的应举进士,钱易《应举新书》记载:“李景让典贡年,有李复言者,纳省卷,有《纂异》一部十卷。榜出曰:‘事非经济,动涉虚妄,其所纳仰贡院驱使官却还。’复言因此罢举。”

从这段记载来看,这位李复言很有可能就是《续玄怪录》的作者。但仔细考究,会发现此李复言的时间线与《续玄怪录》的文本有不合之处,故该书作者至今未有定论。

从《玄怪录》和《续玄怪录》的内容来看,它们都富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唐代李姓,尊老子李耳,开国初以道教为国教,因此道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佛教以其教义传播,同样拥有大量信众,俨然有盖过道教之势。佛道两教对社会生活的浸入,使唐代的诗歌、文章、小说都有大量的宗教气息,道教的升仙遨游、长生不老,佛教的阴间地狱、六道轮回都给予了唐代作家们无限的遐想。

《玄怪录》和《续玄怪录》中有大量道教的意象,包括人仙相恋、凡人入仙境、服食丹药长生等内容。《张老》一篇中,张老以贫困老者的形象出现,他娶了凡人家妙龄女子,后来离开凡间,回到仙界后他的容颜就变得“仪状伟然,容色芳嫩”,后来女子的兄长韦义方也在张老的引导下寻至仙境,领略仙家气象;《杜巫》一篇中,杜巫服食丹药之后不需要再如常人饮食,却轻健无疾;《开元明皇幸广陵》一篇中,叶仙师施展法术,让身在长安的唐玄宗和杨贵妃能搭乘虹桥前往广陵,一睹广陵上元夜景,验证仙家手段。

《玄怪录》和《续玄怪录》中佛教气息同样浓厚,因果报应、地狱残酷、阴间不公等内容在书中反复出现。《驴言》一篇讲述了一头驴与张高、王胡子之间的前世债务关系,这些债务关系在今生都需要得到精准无误的偿还,这既反映了因果报应,又反映了佛教所宣扬的六道轮回;《王国良》一篇讲述了一个名叫王国良的官吏,因常恶言侮辱他人犯下口业,被捉拿去阴间遭受杖刑。王国良从阴间返回后,背部的伤痕犹在,从此改正行为不敢随意发怒;《卢硕表姨》一篇讲述了一只花狗,死后成为美貌女子嫁给了阴间判官,她为了报答主人生前的恩情,请求判官让主人返回并为主人延寿。这个故事既反映了“行善行、得善果”的观念,也反映了阴间的不公现象,作者通过阴间的徇私舞弊影射了人间的种种不公。

从写作特点来看,《玄怪录》和《续玄怪录》都追求故事的真实性,书中故事的主人公多是隋唐时真实历史人物,其地名、官职、年号真实准确,与此同时书中还会出现一个第三人以见证者的角色让整个故事更为可信。《萧志忠》一篇讲述了玄冥使者向动物们宣告死亡即将来临,动物们请求严四先生出谋划策讨一条活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作为见证人的是一位樵夫。樵夫因为突发恶疾在山洞中休息,机缘巧合之下得见了故事全貌。《梁革》一篇讲述了一位叫梁革的大夫医术高超,让一位歌姬死而复活的故事,书中记载的这个故事是由作者李复言的朋友转述,这位朋友的亲人与梁革相熟,因此对梁革的事迹知之甚详。

从影响上看,《玄怪录》和《续玄怪录》的单篇传播度或许没有《莺莺传》《柳毅传》广泛,但其内容仍具有相当的民间影响力。比如《定婚店》一篇讲述的月下老人的故事。年轻人韦固希望尽早成亲,却始终孤身一人,偶然之间得见一老人在月下翻阅书籍,书籍上的文字无一认识,韦固向老人请教,得知老人是主管天下婚姻的冥神,他有一条红绳,只需将红绳系在男女双方的脚上,“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后来韦固的经历,与老人所说别无二致。这个故事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由来,从此“月下老人”“月老”之名在民间广泛流传,得到了后世社会的普遍认同,月老也成为媒人的别称。

《玄怪录》《续玄怪录》几经流传,现存版本早已不复全貌。《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玄怪录》有十卷,宋代时避讳,《玄怪录》改为《幽怪录》。南宋时期《玄怪录》已亡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记载:“《唐志》十卷,又言李复言《续录》五卷,《馆阁书目》同,今但有十一卷,而无续录。”这个十一卷版本在明刻本出现。现存最早的《玄怪录》是明刻本,为陈应翔刻本和高承埏稽古堂刻本,两刻本都有四十四篇故事,但分卷有所差别。现存最早的《续玄怪录》刻本,为南宋尹家书籍铺刻本。

本书选取现存《玄怪录》《续玄怪录》其中篇章,以白话文形式呈现,供更广泛的读者阅读,希望与广大读者一同领略志怪之奇、玄怪之异。作者学力有限,如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凤妩 icxdW5dXS4gvJkqPUu3+m/AL5LoeS6GuwuzFKkeX6lhxWZTe9c+gBf9gOgSmVT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