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一种恶鱼,形状如同大鼍(tuó)。即便斩下它的头颅晒干,拔掉它的牙齿,它依然会复活。这样复活三次后,才会彻底死亡。
东海有一种半体鱼,形状像牛一样,也被叫作牛鱼。如果剥掉鱼皮,将鱼皮倒悬,涨潮的时候鱼皮上的毛会竖立,退潮的时候鱼皮上的毛则会俯下。
东海还有一种鱼,叫作鲛错鱼。刚出生的小鲛错鱼会留在母鱼身边,小鱼如果受到惊吓,会立即藏入母鱼的肠子中,过一会儿会再次游出。据说小鱼是从母鱼嘴潜入腹中的。
据说吴王曾经在江上泛舟,他将吃剩的鱼片扔到江中,这些鱼片都变化成了鱼。现在有一种叫作“吴王鲙余”的鱼,身长数寸,大的有筷子长短,鱼身上还有被切片的痕迹。
这个无意中创造了一种鱼类的吴王,有人说是先秦吴国的吴王阖闾(《搜神记》),有人说是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太平广记》)。
还有一种传说:当初越王在会稽正准备吃鱼脍时,听说附近有吴国士兵,吓得赶紧将鱼片丢入江中。这些鱼片在江中变成了鱼,因为还保留着作为鱼脍时的痕迹,被叫作脍残,也被叫作王余鱼(《事物纪原》)。
广陵太守陈登因为食用鱼脍得了病,神医华佗开药助他排泄,发现他所食用的鱼脍头都变成了虫,而鱼尾部还是鱼的样子。
东海有一种东西,形状如同凝结的血块,长宽数尺,这些血块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形,名字叫作鲊(zhǎ)鱼。它没有头,没有眼睛,也没有内脏。一大群虾依附在它身上,随它四处漂行。人们将鲊鱼煮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