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文艺女先阅读她喜欢的女性文学故事,再风神摇曳地说给人听,古今才女异代相知,灵犀相通,好像穿越了时空。从十八九岁写到而立之年,从情窦初开写到为妻为母,从大一新生写到硕士博士副教授,情怀依然丰满如少女,文笔依然妙笔生花,只是思想和学识增益了许多,人生的积累丰厚了许多。这是我门下最具文艺情调和文艺才华的学生——彭敏哲。我曾在赠敏哲词的序中说:
敏哲从余读硕读博,忽远赴中国海洋大学矣。其人如其名,敏而多思。善选题写论文,在同龄学子中早露头角。科研学术之外,耽诗词,好文艺,常以美文惊艳师友,常于诗词赛事折桂,长有琴箫弹唱之雅。其夫欧阳子,电力学博士,隐约有姜白石风神意蕴。二人雅好多同,缘文艺而相识,方知株洲同乡也,遂以身心相许。时弄诗词琴箫于潇湘之浦、苍梧之野、白云山麓、伶仃洋畔、秦淮河上、东海之滨……唯此际欧阳任职于南京,敏哲执教于青岛,海天相隔,平平仄仄的浅斟低唱里,小别轻分的惆怅骀荡着山水清音,柴米油盐的琐碎料理着庄生远梦,岁月心期的故事,在蓝天碧海中放飞,唯远志深情依旧。文学与艺术、人文与科技,原来可以如此淡泊相逢、亲密相遇(效敏哲风神摇曳体呵呵)。
回想当初我接收敏哲读硕士,其实首先是读了她几篇“专栏文章”(现已收入此书)——好摇曳的文笔,好优雅的情怀,好诗意的叙事。这女生太善于走近历史、走进故事、走入心灵,又能轻盈灵动地跳出,调皮又认真地俯瞰审视,纵横捭阖地联想评论抒怀写意,字里行间活色生香,兰心蕙质,美丽人的感观,纠结人的心绪,温润人的情怀——于是我特别想收之为徒。
后来发现她会自主选题写论文,就接收她硕博连读。但看到她时不时发表些性情散文,欣赏之余,又担心影响论文进展,就劝她先专心学术。现在,她的博士论文已经出版,论文成果比较丰硕,在同辈学人中较早崭露头角,正渐渐走向优秀。她的旧体诗词也已进入比较优秀的诗者行列,在诗词界知名度渐增。我当然很欣慰,只是一想到曾限制她写性情美文,就有些不安,但愿她能保有这方面的天分才情并常能展现。
此次收到她结集的作品,文笔优雅自不必说,选题立意也颇为独特,每篇文章以一首诗词作为切入点,由此进入女性诗人与男性、与诗歌的人生故事中,其中既有对诗词作品的品析玩味,也有对生命故事的演绎叙说,时而显现作者的慧见巧思与人文情怀。在对诗词的选取上,选择“有故事”的诗词;在对人物的择取上,兼取“热门”和“冷门”的才媛闺秀,以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创新性。总之,这是一本才情斐然的诗歌鉴赏集,也是一卷可读性很强的女性传奇,其中浸满了对爱情、对生活、对人生的美丽向往和深深浅浅的忧伤,深蕴着知性的思考和理解。
中山大学张海鸥叙于癸卯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