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三千,赵娣
①
第一;邢、尹同幸,望而泣下
②
。故知色之绝者,蛾眉
③
未免俯首
④
;物之尤
⑤
者,出乎其类。将使倾城与众姬同辇
⑥
,吉士
⑦
与凡才并驾,谁之罪哉?梅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海棠以西府、紫绵为上,牡丹以黄楼子、绿蝴蝶、西瓜瓤、大红、舞青猊为上,芍药以冠群芳、御衣黄、宝妆成为上,榴花深红、重台为上,莲花碧台锦边为上,木樨
子、早黄为上,菊以诸色鹤翎、西施、剪绒为上,蜡梅磬口香为上。
诸花皆名品,寒士斋中理不得悉致,而余独叙此数种者,要以判断群菲,不欲使常闺艳质杂诸奇卉之间耳。夫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⑧ ,今以蕊宫 ⑨ 之董狐 ⑩ ,定华林 ⑪ 之《春秋》,安得不严且慎哉?孔子曰:“其义 ⑫ 则丘窃取之矣。”
①赵娣:西汉成帝皇后。善歌舞,因为体轻而被称为“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后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她被废为庶人,自杀而死。娣,同夫诸妾。
②邢、尹同幸,望而泣下:典出《史记·外戚世家》中褚少孙所补入的内容:汉武帝时,邢夫人与尹夫人并获宠幸,皇帝命她们彼此不得相见,但尹夫人却求武帝许她与邢夫人相见,武帝特令别的女子扮为邢夫人,带着众多从者前去,尹夫人一见即知其为伪,于是,武帝又令邢夫人以同样的打扮前往,尹夫人一见即知其为真,于是俯首而泣,自知比不上邢夫人。
③蛾眉:本义指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后成为美人的代称。
④俯(fǔ)首(shǒu):低头。常用于表示恭顺、伏罪、愧怍、沉思等情状。
⑤尤:特异、突出的。
⑥辇:用人力推挽行走的车,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
⑦吉士:贤能之人。
⑧华衮:古代王公贵族华丽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
⑨蕊宫:蕊珠宫。本指道教所称的天上宫阙,此指花国。
⑩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子因其评断公允,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⑪华林:指华林园,古代帝王的苑囿。此处指花卉界。
⑫其义:《孟子·离娄下》言:“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汉宫三千佳丽,赵飞燕姿色第一;邢、尹两位夫人同时受宠于汉武帝,邢夫人见了尹夫人,也只能自叹不如,悄然泪下。由此,我们知道在绝色佳人面前,其他美丽的女子也不得不羞愧诚服。殊绝之物,必然出类拔萃。如果让倾国倾城的女子与其他姬妾同车,让贤能之士与凡才并驾齐驱,这是谁的罪过呢?梅花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品。海棠以西府、紫锦为上品。牡丹以黄楼子、绿蝴蝶、西瓜瓤、大红、舞青霓为上品。芍药以冠群芳、御衣黄、宝妆成为上品。石榴以花色深红复瓣为上品。莲花以花瓣碧翠、锦边为上品。木樨以球子、早黄为上品。菊花以各色鹤翎、西施、剪绒为上品。蜡梅以磬口香为上品。
这些花都是名贵品种,寒士家中自然无法收集齐全,我特意提及这些品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立判断的基准,不希望庸脂俗粉混杂于奇花异卉之中。古人云,“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是说在史书上得到一字的赞扬,其荣耀胜过被赐予华贵的礼服。如今,我以花国的史官的身份,来撰写花国的《春秋》,怎么能不严格谨慎呢?孔子说过:“《春秋》的道理(‘义’)是由我个人总结加入的。”本文也是如此。
牡丹 选自《梅园百花画谱》
木芍药 选自《梅园百花画谱》
“汉宫三千,赵娣第一;邢、尹同幸,望而泣下”一句,坊间另有不同解说,大意为:赵飞燕为汉宫第一美女,因为竟然和邢、尹二夫人同受宠幸,故心有不甘望而泪下。这个说法几乎荒谬。且不说飞燕为成帝之后,邢、尹为武帝之夫人,飞燕若与二人望而泣下,非至黄泉而不能啊。文中并列两句原是两层意思,第一句是说需要排出品次,第二句是说即便两美并存,稍逊者也会自愧不如。译者须严谨,以免误导读者,落下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世间花木各有姿仪,本不该以高下佳劣相论,正如燕瘦环肥各有所好,都和赏玩者的心性、素养等相关,各花入各眼而已。所以石公随后也说明文中对花卉的品评也正如孔子赋《春秋》之“义”,体现了他个人的审美标准。虽然如此,但对插花者而言,仍然需要对花材的整体格调有大体的了解,以免插贮时在花材选择上失了章法,使作品杂乱不堪。譬如梅多独取一枝,以观其花柯奇古,也常与虬松为友,高低盘结、相得益彰;反之,若将古梅一枝夹杂于繁花锦簇之间,则湮没了清古的情韵。所谓“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名花如佳人,也须出其类方能尽赏其姿容。所以如石公所言,如使绝色佳人与庸脂俗粉同等待遇,让贤能之士与平庸之才共行进退,真是说不尽的委屈。所以作为插花者,需要了解花材不同的特点情韵,才能在插花作品中清晰地呈现出自己的审美诉求和人格情操。“华衮之赠”下句为“一言之贬,辱过市井之挞”。窃以为花草皆禀天地灵气而生,脱俗之物又何必以俗世人心定出三六九等来?世间无不是之花木,在“荣于华衮”之外,又何忍对另者“辱过市井之挞”呢?一个好的插花人,贵在随材取用造就,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花木天真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