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年2月7日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于忧患、长于苦难的周保中一直在不断地思索和探求着穷人翻身的道路。青年时代,周保中目睹了军阀间的不断混战、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及蒋介石的血腥屠杀,他不畏艰险、意志坚定,毫不犹豫地站到人民一边,站到革命阵线中,于1927年7月上旬,在白色恐怖最为严重之时毅然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院学习的周保中,毅然向组织申请回国抗日,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同意了周保中的申请。1931年11月,周保中经天津、北京辗转抵达上海。为了加强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中央军委决定派周保中去东北开展武装斗争。1932年初,周保中从上海出发,经大连抵达哈尔滨。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从此以后,周保中率领东北抗日军民,转战白山黑水,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32年3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安排,周保中到宁安组织和领导吉东地区的抗日斗争。他一方面深入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指导地方组织积极建立反日游击队和抗日救国会,另一方面,对吉东地区特别是在绥宁地区活动的义勇军情况进行调查了解。5月9日,他先打入吉林自卫军,在总指挥部做宣传工作。8月,他又被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聘为救国军总部总参议,并被委任为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到前线亲自指挥对日军作战。他在进步青年中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救国军广大官兵的爱国主义觉悟。同时,他还在进步官兵中积极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建立了党的支部,拓展了党在救国军中的影响。随着部队战斗力的不断加强,周保中率领救国军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一系列战斗,如组织救国军发动了攻打安图、敦化等战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战斗中,他指挥若定、勇敢善战、不畏艰险,深为救国军指战员敬佩。
★周保中
★周保中的苏联红旗勋章
10月10日夜,周保中率领“敢死队”涉水渡过牡丹江,攻入宁安县城,炸毁敌人的军火库并击毙敌首及士兵30多人。激战中,一颗流弹击中周保中的腿部,顿时鲜血直流。周保中咬紧牙关,用绷带将伤口扎紧,忍痛继续指挥战斗。战斗结束后,大家都劝他到后方治疗养伤,可他却坚持不下火线。当时,前线既没有医疗器械,也没有麻药,他就让人用钳子把子弹拔出来,并用刮刀刮去打烂的皮肉。许多战士目不忍视,纷纷背过脸去,可他却神态自若,不吭一声。他的顽强意志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交口称赞:“周参谋长‘刮骨疗毒’真豪迈,胜过昔日关云长。”周保中负伤后,伤口尚未愈合,就不顾疼痛于10月27日指挥了第二次攻打宁安的战斗,并全歼守城敌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其他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