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转战新战场 信物传真情

1940年9月14日,在延安的杨家岭,毛主席再次接见了张学思。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毛主席决定派张学思率队奔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从那儿待机向东北挺进。带着毛主席的嘱托,张学思穿过陕北高原,跨过滚滚黄河,于10月初到达了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的驻地——山西省兴县李家湾,并受到了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的热情接待。临行前,关向应将一个跟随了他多年的心爱的望远镜送给了张学思,并勉励他要在抗日战场上多多杀敌立功。

这款望远镜是19世纪30年代实施装备制式化时进口的,是一架军用8倍双筒望远镜,来自德国著名品牌卡尔蔡司。镜身全金属结构,坚固耐用,具有极强的经受颠簸和震动能力,做工考究细致,配有帆布镜盒。从此以后,张学思就带着这个望远镜驰骋、转战于各地。在枪林弹雨的战斗中,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张学思将军始终将这架望远镜带在身边。虽几经战火,经受了严酷的外部环境磨砺,但镜片依然完好,视野清晰,即使在低照度环境下也能清楚舒适地观察目标。

1941年1月,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在华北抗日斗争最艰苦、最残酷的岁月里,他经受了战火锻炼和生死考验,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一次,一场战斗即将打响,夫人谢雪萍托人带话给张学思,2岁的女儿得了急性肺炎高烧不退,让他想办法给弄些药品。张学思手扶着望远镜看着前方,待来人说完话后,张学思放下望远镜,抬起手来,来人以为他要吩咐些什么,却不料张学思手一挥,大喊一声:“司号员,吹冲锋号!”在高亢的号角声中,部队全歼了敌人。张学思带着满身的血迹和胜利的喜悦回到家中,一把抱住妻子说:“我们胜利了!”话音刚落,张学思怔住了,他发现妻子泪流满面,哽咽不止,而土炕上早已不见了女儿的身影,只剩下小枕头孤零零地放在炕上。第一个女儿尚在襁褓中时,因敌人“围剿”被迫托付给当地老乡后死于战乱,而这第二个女儿又在艰苦的条件下死于肺炎,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动摇张学思义无反顾的抗日决心。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9月,中共中央根据抗战胜利后全国形势的新变化,及时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11万大军、2万名干部入关开辟东北根据地。张学思奉命率部日夜兼程,奔赴家乡辽宁。

10月12日,29岁的张学思出任辽宁省政府主席。他上任伊始,便发表《告东北同胞书》,召开各界群众大会,接见各方代表,发表广播讲话,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自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抢夺东北的阴谋。他大声疾呼:“东北是东北人民的东北,难道还叫下不抵抗命令的人把我们做第二次奴隶吗?难道他们早已不要了的东北被我们自己自治是不应该的吗?国民党没有任何理由向东北人民‘收复失地’!”

★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行政委员会任命张学思为辽宁省政府主席的任命状

1946年春夏之交,东北战火再度燃起,6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转移至哈尔滨。8月7日,由张学思负责筹备的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东北各省市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选举产生了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后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张学思当选为东北最高行政机构的副主席,同时,还兼任辽东办事处主任。会议闭幕后,张学思率领部分机关干部和一个警卫营,冒着风雪严寒,长途跋涉奔赴南满根据地。

当时针对东北,蒋介石制订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妄图集中兵力先消灭南满根据地,然后再进攻北满,独占全东北。在决定是否应继续留在南满坚持斗争的七道江会议上,张学思的意见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说,从整个东北战场来看,南满和北满相当于两个拳头。蒋介石战略方针的险恶用心,就是先消灭我一个拳头,然后再消灭我另一个拳头。我们必须两个拳头同时挥动,钳制蒋军力量,粉碎其“先南后北”的阴谋。他还情绪激动地说:“长白山区连土匪都能待,我们人民军队为什么就不能坚持?”

在张学思等人的坚持下,时任中共南满分局书记的陈云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后,做出留在南满坚持斗争的决定。这一决定令张学思欢欣鼓舞,他恳求组织让他去主力部队参加战斗。陈云鼓励他抓好地方部队和支前工作,并说:“没有地方工作,我们保卫临江,坚持南满斗争就没有群众基础。”张学思坚决贯彻南满分局的指示,动员和率领辽东各级地方干部下去做群众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主力部队的吃粮、穿衣和兵员补充、运输的需要。

1947年春,蒋介石“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1948年11月2日,辽宁全境解放,张学思也开始了他新的革命征程。 ZUmkNhDbII85hfN/d0F5cBYwCK1q999tczzZ/yt0e9uQuUxLBFRz3xUeQ9sI1p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