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一日 星期四
第二天,大雁们计划向北飞越过斯莫兰省的阿勒布县。他们派遣亚克西和卡克西先去探探路。但是他们回复说,一路上所有的水面都结着冰,地面上依然覆盖着积雪。“与其这样,我们最好还是留在这里,”大雁们说道,“我们没有办法飞越一个没有水草的地带。”
“假如我们原封不动地待在这里,也许一个月之后才冰消雪融,”阿卡说道,“倒不如先向东飞过布莱金厄省,然后再尝试一下能否从莫勒县飞越斯莫兰省,因为那地方接近海岸,春天要来得早一些。”
就这样男孩子在第二天就改道飞越布莱金厄省了,天亮了,他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他真疑惑昨天晚上自己怎么会那样害怕,如今他肯定不会放弃这次旅行和野外生活喽!
笼罩在布莱金厄上空的是一层厚厚的如烟似尘的雨雾,男孩子一点也看不见底下是怎样的。“我真不知道我身下飞过的到底是富饶地带,还是贫瘠地带。”他心里暗暗想道。他冥思苦想,竭力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全国地理的知识。但是就在这时,他立刻清楚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他在学校里从来都没有好好看过课本哪怕一眼。
但是整个学校的情景一下子在男孩子的眼前浮现。孩子们在小课桌边端坐着,大家都举着手,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一脸的不满意。他自己在一张地图面前站着要回答一个布莱金厄省的问题,却张口结舌。老师耐心等待着,但后来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男孩子心里很明白,这位老师相比其他科目更重视地理课,耐心教导大家要用心学好,可是他却偏偏不能回答。老师最后走下讲台,接过了男孩子手中的照片,打发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唉,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结束的。”男孩子想道。
老师却来到窗前,在那里站着往外看了一会儿,又吹了几声口哨。然后,他又走回讲台上,他说要给大家讲点布莱金厄的故事。他讲的故事十分有意思,男孩子当时聚精会神地听着,只需要稍微回忆一下,他就能一字不差地全部回忆起来。
“斯莫兰省是一座在房顶上长着杉树林的高房子,”老师滔滔不绝地谈着,“在那幢高房子前面,有一座叫作布莱金厄省的三个梯级的宽台阶。”
“那座台阶的梯级十分宽敞,梯级之间徐徐上伸。他从斯莫兰那幢大房子的正面往外伸展八十公里,有人想要走下台阶到波罗的海去,他不得不先走四十公里。那座台阶是在老早以前建造起来的。从把花岗岩凿成第一块梯级石头,将梯级平平整整地修好,到在斯莫兰和波罗的海之间修建起一条舒适的通行大道,那是历经了悠久的岁月的。”
“因为这座台阶已经这样岁月悠远,所以人们很明白,这座台阶今天的模样不同于刚刚建造的那时候了。我不大明白那时候到底是否有人关心照料它,但是像那么一大片地方,只用一把扫帚是很难打扫干净的。两三年后,就在那座台阶上长出了苔藓和地衣。秋天来了,大风把枯叶干草刮卷到了这里。春天来到后,沙石砾土又堆积在了那上面。这样年复一年堆积日益增多,腐烂发酵,台阶上就铺上了厚厚的肥沃土层,不仅长出了青草和草本植物,就连灌木和大树也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在这期间,三个梯级之间巨大的差异出现了。最高的那一层梯级,即最靠近斯莫兰省的那个,多半覆盖着贫瘠的混着小石砾的泥土,除了白桦树、稠李树和云杉之类能耐住高原地带寒冷缺水的条件的树木之外,其余树木都无法成活。只需看看在森林中间开垦耕作的狭窄的田地,那里的人们建造的低矮窄小的房舍,还有教堂之间遥远的距离,人们就很容易明白那里是多么荒凉贫穷了。”
“中间的那一层土质比较好,而且也没有被严寒约束,因此人们立刻就看到那里有比较高大的树木,而且是比较名贵的品种。那里长着枫树、槲树、心叶根、白桦树和榛树,可是偏偏不长针叶松。更明显的是,那里有非常多的耕地,还有人们建造的更大更美观的房屋。中间那一层梯级上有非常多的教堂,他们四周还有很大的村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里都比最高的那一层更加美丽富饶。”
“最下面的那一层是最好的。那里土壤肥沃、物富民丰。因为地势依傍大海,被海洋滋润着,便根本感觉不到斯莫兰省刮下来的凛冽寒气。那里适合山毛榉树、醋栗树和核桃树的生长,它们都枝干挺拔地生长着,可以超过教堂房顶的高度。那里平畴千里,阡陌纵横,但是那里的居民不仅仅靠林业和农业生活,并且也从事渔业、商业和航海。所以那里有最阔绰精美的住宅和教堂,教区村落已经发展成了乡镇和城市。”
“但是关于这三个梯级的台阶,还不止这些。因为必须考虑到,当斯莫兰这幢大房子的屋顶上在下雨,或者屋顶上的积雪消融时,肯定要溢出许多水来。不用说有很大一部分积水便顺着那座大台阶倾泻而下。最初是漫下整个台阶的,水漫溢的宽度跟台阶相当。但是后来台阶上现出了裂缝罅隙,积水便沿着日积月累冲刷出来的沟壕湍流奔腾。水终竟是水,其本性难移,它一直是川流不息,没有休止的。它在一个地方翻滚泥沙,冲刷过去,在另外一个地方淤积起来。流水把沟壕冲刷成了峡谷,并且在峡谷的岩壁上铺了一层松软的沃土。接着,灌木丛、藤蔓和树木逐渐攀缘在上面了。它们长得十分茂密,几乎把在深峡里湍流不息的急流给遮掩掉了。然而急流依旧向前奔腾,在梯级的边沿形成瀑布跌宕而下,水势汹涌澎湃,仿佛飞雪碎玉一般直泻下来,因此充满了推动水磨的轮子和机器的力量。于是在每个瀑布附近都建立了磨坊和工厂。”
“但是关于那个仿佛是一座三个梯级的台阶的地带,还不止要说这些。可以提一下这点,在斯莫兰那幢大屋子里曾经住过一个上了年纪的巨人。活到他那么大岁数,还必须走下那座长长的台阶才能捕捞到鲑鱼,这使他十分恼怒。他认为,要是鲑鱼能够摇头摆尾地径直游到他的面前来,那就省力了。”
“因此他跑到那幢大屋子的房顶上,在那里站着朝波罗的海猛掷许多大石头。他力大无比,石头穿越整个布莱金厄落进了大海。轰然坠入水中的石头,把鲑鱼吓蒙了,他们居然游向岸边,逆水溯流而上,顺着布莱金厄的急流游进峡谷,纵身一跃跳到瀑布的上游,又在斯莫兰境内游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游着直到停在了老巨人面前。暂且不说这个传说是否是无稽之谈,但布莱金厄海边的确可以看到一些岛屿和礁石。那些岛屿和礁石传说就是那个巨人早先扔下去的大石头。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现在鲑鱼都顺着布莱金厄的大小河流逆流而上,穿过瀑布和湖泊,弯来绕去来到斯莫兰省。”
“那个巨人真是值得布莱金厄省的居民敬仰和感激,因为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是靠着在急流里捕捞鲑鱼和在礁石岛屿上开凿石头来生活的。”